發現自己有同性傾向該如何應對
不知道自己從什么時候開始,對同性很是迷戀,更為嚴重的一點就是,有的男性第一眼讓我看上去就很是喜歡,喜歡到為他做什么都可以,同時我也很迷戀男性的生殖器,怎么辦呢?如果有同性傾向怎么辦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發現自己有同性傾向可能會帶來困擾和迷茫,這涉及到心理、生理、社會、家庭和個人認知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包括自我接納、心理咨詢、社會支持、家庭溝通以及個人成長等。 1.心理層面:要正視自己的感受,不要自我否定或產生過度焦慮。可以通過心理調適,如冥想、放松訓練等,緩解內心的壓力。 2.生理方面:性傾向可能與生理因素有關,但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定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合理飲食、適度運動,有助于維持身心健康。 3.社會環境:社會的包容和理解對個體很重要。積極參與支持性少數群體的活動,能增強歸屬感和自信心。 4.家庭溝通:坦誠地與家人交流自己的感受,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 5.個人成長:不斷提升自我認知,培養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總之,有同性傾向并非異常,但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通過積極的應對和調整,能夠更好地適應和融入社會,過上滿意的生活。
2025-02-05 18: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同性之間的依戀和同性戀,不是一回事。男孩子之間的友情,和同性性取向,也有很大區別。不同的性取向,都需要得到尊重,雖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同性戀,也不是心理疾病。心理咨詢和治療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性取向,而是幫助自我接納和社會適應。按照您的描述,孩子不過是更喜歡同性之間的交往,同性之間的感情和友誼讓她感覺更加安全。可能,他對于異性關系還有些陌生和恐懼。出現這樣的情形,主要和家庭教養方式有關,尤其涉及到孩子和父母的情感互動關系如何。過于嚴厲的教養,過于嚴厲的道德評判,都可能讓孩子恐懼異性交往;孩子和母親的關系質量如何,也會涉及到孩子對于男性性別的認同。
2016-02-27 17: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從心理分析的角度,每個人或多或少可能有同性愛的傾向。實際上,女性中的同性戀關系比男性要更為普遍。同性戀的本質來源于自戀,也就是說社會上每一個人均有雙性戀的潛在可能性。一些人對同性戀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這包括生理學理論、心理學理論、學習理論、互動理論、社會學理論等。傳統觀點認為,純粹的男同性戀者表現出明顯的女性化氣質,純粹的女同性戀者則表現出較多的男性化特點。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同性戀者與性別轉換者的性愛對象皆為同性,但同性戀者沒有性別認同障礙,不存在變性的需求。另外,同性戀者中有異性裝扮的現象,然而其目的在于吸引同性或是表現其美,而不是獲得性快感,這就與異性裝扮癖區別開來。
2016-02-27 14: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查清原因,尋求對策。同性戀的形成,可能有先天的因素,也可能是后天環境造成的,情況比較復雜。你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弄清自己之所以產生同性戀傾向的原因,并制訂出相應的矯治措施。要指出的是,大多數同性戀的矯治將是比較長期的,必須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并付出持續不斷的努力。有些人的性取向是不同的,這是個人的問題,在發達國家同性戀還是比較常見的,不過為了以后的生活,為了你的家人,我還是建議不要養成同性戀的想法,你還年輕,時間還很長的。
2016-02-27 12:0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同性戀并不是一種疾病,所以也無所謂治療。但如果當事人因為同性戀引發自我認知障礙——簡單說就是同性戀者認為同性戀是不好的但又無法糾正,引發心理沖突不能調和——就是心理疾病了。如果是同性戀者,藥物治療是無用的,程度較輕者可以通過心理咨詢尋找內心的根源,也許可以矯正,但這需要本人的自愿;如果程度較重,我想很難很難。同性戀是不正常的,自尊自重,廣交朋友。既不要因為自己的同性戀傾向而自責,也不要讓這種“戀情”任意滋生泛濫。如果不顧一切地戀上某一同性,甚至與同性建立“戀愛”關系,確是一件很麻煩而危險的事,是你目前的成熟水平所絕難承受的。
2016-02-27 04: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