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腫疼且髕骨間有腫塊是何因,如何治?
最近幾個星期開始長時間行走或坐軟座車,整條腿腫脹性的疼痛,cT片顯示腫塊在右腳右側邊兩塊骨頭(可能是叫髕骨吧)之間,成半月形,表面光滑有彈性無壓痛或僅有輕壓痛,伸膝時腫塊明顯且變硬,屈膝時腫塊不明顯且較軟.最初是在六年前,感覺到下蹲小腿后側與大腿后側很難碰到,而且從很小的一點點到現在的鴿子蛋大小。可能是10歲左右從自行車上摔下來過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腿腫疼且髕骨間有腫塊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半月板損傷、滑囊炎、腱鞘囊腫、骨軟骨瘤、陳舊性損傷等。 1.半月板損傷:半月板破裂或退變,在活動時會引起疼痛和腫脹。治療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嚴重時需手術修復。 2.滑囊炎:長期摩擦或創傷導致滑囊發炎,產生積液和疼痛。治療包括休息、冰敷、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等。 3.腱鞘囊腫:關節附近的腱鞘內形成囊性腫物。較小且無癥狀者可觀察,較大或有癥狀者可通過穿刺抽液或手術切除。 4.骨軟骨瘤:多為良性腫瘤,可引起局部腫塊。一般無癥狀時無需治療,有癥狀或影響功能時需手術切除。 5.陳舊性損傷:曾經的摔傷可能導致組織慢性損傷,在特定情況下引發癥狀。治療以康復訓練、物理治療為主。 出現腿腫疼且髕骨間有腫塊的情況,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明確診斷后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受傷。
2025-02-05 04:4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滑囊,它又稱為滑液囊,滑膜囊,為纖維組織囊袋,形狀扁平,滑囊壁分兩層,外層為薄的致密結締組織,內層為滑膜,形成裂隙狀的腔,正常時內有少許滑液,以減少相鄰組織間的摩擦,一般滑囊位于肌腱與骨面相接觸之處,當滑囊有炎癥時會引起關節腔積液.滑囊炎是滑膜炎癥的一種,關節周圍肌腱多,滑液囊也就多,關節淺在,活量度大,摩擦勞損及創傷機會就多,所以常見的滑膜炎重要還是以滑囊、滑膜為主要炎癥的滑膜炎,主要發病于青狀年,準確的說關節腔有積液,就有滑膜炎癥,滑膜炎是由于微循環不暢造成的無菌性炎癥,主要癥狀是產生積液,關節滑膜是包繞在關節周圍的一層膜性組織,它不僅是一層保護關節的組織,而且還會產生關節液,為關節的活動提供"潤滑液"。治療應以調理微循環系統為主,只要微循環暢通了,積水也就循環消失了,同樣炎癥也就解除了。中醫藥外敷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綠色療法,由于藥物用于肌表薄貼,因此可直接作用于關節滑囊部位,使藥性直達病灶,達到活血化淤,通經走絡,祛風散寒和調節微循環的目的。貼于體表的藥物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促使受阻的微循環暢通,消除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使之重歸于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就會徹底康復。不明之處可隨時聯系.祝早日康復
2016-02-27 02: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髕骨骨折? 髕骨是膝關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中最大的籽骨。髕骨通過杠桿作用能使股四頭肌力量提高約30%,尤其在伸直膝關節的最后10°-15°時,髕骨的作用更顯重要。髕骨骨折后如處理不當將會嚴重影響膝關節的活動,甚至造成終生殘疾。由于髕骨切除后可導致永久性的膝關節功能受限。伸膝力量減弱,并可引起股四頭肌萎縮。因此髕骨骨折后應盡量保存髕骨的完整,不主張進行髕骨切除。髕骨與股骨內外髁的前方形成髕股關節,髕骨骨折后應盡量恢復關節面的平整,以減少創傷性髕股關節炎的發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