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歲寶寶為何會患糖尿病?
大夫你好,我昨天去我的朋友家玩,看到她2歲的兒子很是可愛和我的寶寶一樣的大,我還記得當時我們是同一個醫院接生的,我比他早幾天,我出院,她進院,這讓我覺得很是親切,但是一件事讓我很是難過,朋友說他的寶寶被檢出患有糖尿病,這么小,怎么回事哪.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2 歲寶寶患糖尿病可能與遺傳因素、自身免疫、感染、飲食、環境等有關。 1. 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直系親屬,寶寶患病的風險會增加。 2. 自身免疫:寶寶自身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胰島細胞,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 3. 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柯薩奇病毒,可能損傷胰島細胞,引發糖尿病。 4. 飲食: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如長期高糖、高脂肪飲食,可能影響代謝。 5. 環境:包括化學毒物、輻射等環境因素,也可能對胰島細胞造成損害。 總之,2 歲寶寶患糖尿病的原因較為復雜。一旦確診,應及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和管理,包括飲食控制、運動干預、藥物治療等,并定期監測血糖,以保障寶寶的健康成長。
2025-02-05 02:3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一般認為,遺傳是小兒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有人統計,雙親中有一人患糖尿病,子代的發病率為3%~7%;雙親均為糖尿病者,子代發病率可達30%~50%。此外,環境因素、免疫因素被公認為與糖尿病發病密切相關。祝寶寶健康
2016-02-26 19: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1型糖尿病又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統發育不良或免疫應激引發的糖尿病。1型糖尿病病起病較急,約有1/3Ⅰ型糖尿病患者于起病前有發熱及上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或皮膚感染病史。多飲、多尿、多食易饑,但體重減輕,消瘦明顯,疲乏無力,精神萎靡,視物模糊。1型糖尿病幼兒在自己能控制小便后又出現遺尿,常為糖尿病的早期癥狀。祝您健康H
2016-02-26 17: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兒童期糖尿病的病因不一,臨床和治療、預后變不同,因此兒童糖尿病一詞由于概念不清楚已含棄不用。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于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
2016-02-26 17: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低齡人也會患糖尿病過去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的疾病,其實糖尿病可以發生于任何年齡。但是除了醫生以外,很少有人會把糖尿病和兒童聯系在一起。人們對兒童糖尿病患者的關注程度,遠遠不及成年糖尿病患者。 在嬰幼兒期發病的患兒,其多尿、多飲癥狀常不易被覺察。也有因晚間遺尿而就診者,而消瘦、精神不振、倦怠乏力等體質顯著下降癥狀在病史較長的年長患兒中尤為突出。 1型糖尿病占兒童青少年糖尿病的絕大部分。10-14歲年齡組發率最高。其病因為遺傳傾向和自身免疫的相互作用,結合外部環境的觸發(如食物、毒素和病毒),導致人體胰島β細胞自身免疫損傷,胰島素生成量完全或近乎完全缺乏。1型糖尿病患者出現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其病程發展階段可總結為: (1)糖尿病前期:指臨床癥狀出現前數月或數年,以患者體內出現自身抗體為特征。 (2)臨床糖尿病期: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口渴、尿量增加、食欲增加、體重下降或酮癥酸中毒(呼吸深長、呼氣中有“爛蘋果味”、嗜睡、昏迷等)。需要立即開始胰島素治療。 (3)蜜月期:患兒胰島素治療2周-3個月后癥狀消失,進入臨床緩解期。緩解時間數周至年余不等。 (4)強化期:糖尿病患兒經緩解期后,β細胞繼續破壞,血糖控制日趨困難,胰島素用量不斷增加。此時胰島已趨萎縮,有時伴纖維化,功能進行性減退。 (5)永久性完全性胰島素依賴:胰島素用量增大到穩定量時,逐漸進行最后階段即永久性糖尿病期,時間多在發病后5年左右。患者此時必須完全依賴外源性胰島素才能生存。 2型糖尿病也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隱匿,發病較隱匿,多見于肥胖兒童,發病初期呈超重或肥胖,以后漸消瘦,不易發生酮癥酸中毒,部分患兒伴有黑棘皮病,多見于頸部或腋下。因其臨床癥狀不顯著而不易得到及時診斷,甚至有些患兒是并發癥出現后才檢查出糖尿病的。患兒病情進展快慢不一,可以出現典型“三多一少”癥狀,也可能并沒有典型癥狀,而出現視物模糊、易感染、傷口不易愈合或外陰瘙癢等。肥胖患兒常常合并睡眠呼吸暫停、高血壓、高低密度膽固醇血癥和脂肪肝等。 兒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有: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陽性家族史;胰島素抵抗(如高血壓、血脂異常、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綜合征等); 對于有以上這些危險因素的兒童建議進行體檢和血糖檢測。 (1)多懂一點家長應對糖尿病知識多懂點,對肥胖孩子引導、鼓勵并采取措施進行減肥,發現孩子出現糖尿病的癥狀或跡象時,應立即帶孩子就診。 (2)少吃一點引導孩子少吃高糖或高脂肪食物,如洋快餐及碳酸飲料,適量增加高蛋白和高纖維素食品。 (3)勤動一點家長應常帶孩子到戶外鍛煉,養成愛運動習慣,控制體重。 (4)放松一點盡量為孩子營造好的家庭氛圍,使孩子擁有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
2016-02-26 11:5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