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出汗、疲乏,玉屏風散顆粒有何作用及用法?
你好大夫,我這幾天感冒了,但和以往的感冒不一樣我總出汗啊,我白天什么也不干也總出汗啊,晚上做啥事都沒有精神頭感到很疲乏,白天還喜歡打瞌睡,晚上又不容易入睡,我到中藥診所看說我是衛氣不顧。給我開了玉屏風散顆粒。你好,玉屏風散顆粒管啥的啊怎么吃?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玉屏風散顆粒是一種常用的中成藥,具有益氣、固表、止汗等作用。適用于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白等癥狀。對于因衛氣不顧導致的感冒出汗、疲乏等有一定的調理作用。使用時需注意相關事項。 1.成分:玉屏風散顆粒主要由黃芪、白術、防風等中藥組成。 2.作用機制:黃芪能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白術健脾益氣,助黃芪加強益氣固表之功;防風走表而散風邪。三者合用,可扶正祛邪,增強機體免疫力。 3.適用癥狀:常用于治療體虛易感冒、自汗、過敏性鼻炎等。 4.注意事項:用藥期間應忌油膩、辛辣食物。若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前應咨詢醫師或藥師。 5.不良反應:一般較輕微,可能有胃腸道不適等。 總之,玉屏風散顆粒對于衛氣不顧引起的相關癥狀有一定療效,但使用時應遵循醫囑,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2025-02-04 23: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玉屏風散顆粒原為益氣健脾,固表止汗之中成藥。中醫臨床用于治療由于氣虛衛表不固的自汗(即白天不活動、不勞動也不由自主地汗出,稍稍活動則汗出更多),或伴有神疲乏力、精力不支或工作、學習容易疲勞,或白天喜打瞌睡,晚上又不易入睡等證。筆者臨床上用玉屏風散顆粒劑預防和減輕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以及提高年老體弱、產后、久病體虛者免疫力收到較好的效果。玉屏風散顆粒服用方法:成人每次1──2小包,每天兩次;小兒1歲以內每次半包,每天兩次;3歲以上,每次1小包。每天兩次;溫開水沖服。玉屏風散顆粒注意事項:1、已經感冒了并正發燒、咳嗽者不宜服用。2、素體陰虛火旺者(即常有咽干口燥、手足心發熱、或大便干燥癥狀)不宜服用。3、陰虛盜汗(即睡著后出汗,醒后汗止)者,不宜服用。
2016-02-26 17: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兩個藥物成分差不多。這兩個藥物的有效成分是差不多的,沒什么大區別。
2016-02-26 16: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玉屏風散原為益氣健脾,固表止汗之中成藥。中醫臨床用于治療由于氣虛衛表不固的自汗(即白天不活動、不勞動也不由自主地汗出,稍稍活動則汗出更多),或伴有神疲乏力、精力不支或工作、學習容易疲勞,或白天喜打瞌睡,晚上又不易入睡等證。筆者臨床上用玉屏風散顆粒劑預防和減輕小兒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癥狀以及提高年老體弱、產后、久病體虛者免疫力收到較好的效果。服用方法:成人每次1──2小包,每天兩次;小兒1歲以內每次半包,每天兩次;3歲以上,每次1小包。每天兩次;溫開水沖服。注意事項:1、已經感冒了并正發燒、咳嗽者不宜服用。2、素體陰虛火旺者(即常有咽干口燥、手足心發熱、或大便干燥癥狀)不宜服用。3、陰虛盜汗(即睡著后出汗,醒后汗止)者,不宜服用。
2016-02-26 12: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玉屏風散顆粒說明書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并按說明使用或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玉屏風散顆粒 通用名稱:玉屏風散顆粒 漢語拼音:YupingfengKeli 玉屏風散顆粒黃芪、白術(炒)、防風。輔料為糊精、甘露醇、矯味劑、粘合劑。 玉屏風散顆粒本品為棕色或棕紅色的顆粒;味澀而后甘。 玉屏風散顆粒益氣,固表,止汗。用于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白光白,或體虛易感風邪者。 玉屏風散顆粒每袋裝5克 玉屏風散顆粒開水沖服,一次5克,一日3次。 玉屏風散顆粒尚不明確。 玉屏風散顆粒尚不明確。 玉屏風散顆粒 1.忌油膩食物。 2.本品宜飯前服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孕婦、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服藥二周或服藥期間癥狀無明顯改善,或癥狀加重者,應立即停藥并去醫院就診。 5.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6.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7.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8.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玉屏風散顆粒尚不明確。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2016-02-26 11: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