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新生兒出生 7 天后出現面部發黃、進食量少、體重偏低、反應慢、無法吞咽、不哭不鬧、不排大便等情況,可能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如黃疸、消化系統問題、神經系統異常、先天性疾病、感染等。 1. 黃疸: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異常,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導致皮膚和鞏膜黃染。可通過光照療法、藥物治療(如苯巴比妥、茵梔黃口服液、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來改善。 2. 消化系統問題:包括胃腸道發育不完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需要進行相關檢查(如腹部 B 超、消化道造影)以明確診斷。 3. 神經系統異常:可能存在腦部損傷或發育不良,影響神經功能。治療可能包括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2)和康復訓練。 4. 先天性疾病:某些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也會有類似表現。確診后需補充甲狀腺素治療。 5. 感染:如敗血癥等,可引起全身癥狀。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進行抗感染治療。 總之,新生兒出現這些異常表現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兒科進行全面檢查和診斷,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保障新生兒的健康。
2025-02-04 20: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說明一下,患兒的新生兒敗血癥診斷沒有錯誤,可能是在出生時就有宮內感染,生后由于體質差,喂養幼兒時母親的乳頭沒有及時的清洗等原因,建議住院治療.
2016-02-26 12: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血小板減少,是有原因的,許多疾病可引起血小板減少,去除繼發原因血小板自然就正常了.這就需要穿個骨髓就診斷清啦.穿個骨髓查一下也就可以排除白血病.應該要看引起血小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再根據它的原因來治療
2016-02-26 08: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新生兒敗血癥可分為早發型和晚發型.生后7天內起病者稱為早發型敗血癥,常由母嬰垂直傳播引起,發生在出生前和出生時,病原菌以大腸埃希菌為主,病死率高.出生7天后起病者稱為晚發型敗血癥,發生與周圍的生活環境有關,病原菌以葡萄球菌為主,病死率較早發型低.巨細胞病毒感染目前較有前途和有效的抗CMV藥物,是丙氧鳥苷.一般在用藥第3到5日即可見到明顯作用,療程一般為十到十4日.因本藥對CMV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停藥后復發率高,近年來強調維持用藥數月至數年.并發癥:化膿性腦膜炎.預防并發癥:積極控制感染,按醫囑正確使用抗生素,因靜脈用藥時間較長,應注意保護靜脈.密切觀察,如出現面色青灰,突然尖叫,頻繁嘔吐,前囟飽滿,兩眼凝視等表現,提示可能發生化膿性腦膜炎.
2016-02-26 01: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巨細胞病毒感染? 巨細胞病毒(cylomegalovirus,CMV)屬于皰疹病毒科(Herpesvifidae),人巨細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也稱人皰疹病毒5型(human herpesvins5,HHV5),屬β皰疹病毒亞科。和所有的皰疹病毒一樣,人一經感染,除了少數出現臨床癥狀外,太多呈隱性感染。HCMV可長期潛伏體內,一旦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病毒即可激活致病。HCMV對宿主或組織培養具有高度種屬特異性,其特征性病變為受染而細胞體積明顯變大、核內和胞漿內出現包涵體,因而曾經又稱為“巨細胞包涵體病”(cytomegalie inclusion disease.CID)。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