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氣虛是何原因,有何癥狀及應對方法?
血虛,氣虛是怎么回事?由什么引起的?經常有血不通的感覺,不能活動。手腳麻木。每天都有運動,飲食還好,不知為什么還有這種情況。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血虛、氣虛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不良生活習慣、疾病影響、年齡增長、先天體質、過度勞累等。 1.不良生活習慣:長期熬夜、過度吸煙飲酒、飲食不規律不均衡等,會損傷氣血,導致血虛、氣虛。 2.疾病影響:慢性疾病如慢性失血、慢性消耗性疾病、脾胃虛弱等,會使氣血生成不足或消耗過多。 3.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機能下降,氣血逐漸虧虛。 4.先天體質:有些人天生體質較弱,氣血不足。 5.過度勞累: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身體得不到充分休息,容易出現氣血虛。 總之,血虛、氣虛的原因較為復雜。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調理。可通過飲食調理,多吃一些補氣血的食物,如紅棗、桂圓、黑芝麻等;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中藥,如歸脾丸、八珍丸、十全大補丸等,但需遵醫囑。
2025-02-05 01: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氣虛,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御、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勞則氣耗”),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2016-02-26 11: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人的生命活動從根本上講就是元氣升降出入的運動;元氣不足會造成疲乏無力,腰膝酸軟,語聲低懶微言,胸悶氣短,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諸多不適.氣虛是一種多發癥,原因多是先天不足,營養不良,年老虛弱,久病未愈,大手術后及疲勞過度.據對804人隨機抽樣調查,衰老,虛弱引起的體虛占51.4%(46歲—65歲),是各種病因中最高的兩個點.這與現代人承受的激烈的社會競爭,壓力過大及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專家提醒大家都來關心這個年齡段的人群. 從病發原因,癥狀和脈象來對照現代醫學,氣虛同現代醫學概念“亞健康”極為相似.亞健康的根本原因是陰陽氣血不足,五臟功能低下,也與元氣不足,氣虛相符.在調治上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和行辨證診治的原則和方法,進行心,肝,脾,肺,腎整體調理,使機體有規律地自我更新,自我復制,逐漸恢復元氣,也就把亞健康狀態轉化為健康.
2016-02-26 08: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氣虛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個方面,如氣虛則衛外無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氣虛則四肢肌肉失養,周身倦怠乏力;氣虛則清陽不升、清竅失養而精神萎頓,頭昏耳鳴;氣虛則無力以率血行,則脈象虛弱無力或微細;氣虛則水液代謝失調,水液不化,輸布障礙,可凝痰成飲,甚則水邪泛濫而成水腫;氣虛還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從而表現一系列臟腑虛弱征象。
2016-02-26 08: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