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依靠自身恢復并在特定情況換藥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方式,涉及傷口狀況、身體恢復能力、感染風險、換藥頻率及注意事項等。 1.傷口狀況:不同類型和深度的傷口,自身恢復能力不同。淺表傷口可能依靠自身修復較好,而較深或復雜的傷口可能需要更多干預。 2.身體恢復能力:個體的免疫力、營養狀況和基礎健康狀況影響恢復速度。免疫力強、營養良好的人恢復相對較快。 3.感染風險:沾水可能增加感染機會,換藥時要嚴格無菌操作,觀察傷口有無紅腫、滲液等感染跡象。 4.換藥頻率:根據傷口愈合情況決定,通常初期較頻繁,后期逐漸減少。 5.注意事項: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劇烈運動和外力碰撞,飲食均衡以促進恢復。 總之,在醫生指導下依靠自身恢復并適時換藥,多數情況下是可行的,但要密切關注傷口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025-02-04 18: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手術傷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1)脂肪液化。特別是切口處脂肪較多并采用電刀手術時,其發生機制可能是由于電刀所產生的高溫造成皮下脂肪組織的淺表燒傷及部分脂肪細胞因熱損傷發生變性,同時脂肪組織內毛細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運較差的肥厚脂肪組織血液供應進一步發生障礙,術后脂肪組織發生無菌性壞死,形成較多滲液,影響切口愈合。(2)無菌性毒性反應。切口暴露時間較長,在機械作用如擠壓、鉗夾等刺激下很易發生氧化分解反應,引起無菌性毒性反應,使脂肪組織發生液化。細菌毒力的大小,傷口內有無血腫開口異物、局部組織和機體抵抗力的強弱、滅菌操作是否嚴格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影響因素,另外,切口脂肪液化處理不當亦可造成感染。(3)全身性因素。全身狀態主要包括年老體弱、惡性疾病、糖尿病、血漿蛋白低下、貧血、肝腎功能不全、圍手術期使用糖皮質激素等,均可影響切口的愈合。建議中醫中藥外敷治療。邱-醫-堂活血生肌膏內加生-肌丹帖敷可以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熱解毒;清除壞死組織,殺菌消炎。迅速改善創面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增快局部血流,促進殘存上皮細胞組織快速生長。對各種化膿性潰爛,無名腫毒、久治不愈的傷口、外傷感染、等疾病療效奇特,不打針、不吃藥、不手術、無痛苦,可迅速愈合傷口而達治愈目的,無副作用。
2016-02-26 06: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上述的情況是手術后一個線結反應的表現,主要是每個人身體對異物的排異反應有關系。
2016-02-26 00:2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