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癥是一種罕見的出血性疾病,主要由于纖溶系統活性異常增強導致。治療藥物包括氨甲環酸、氨基己酸、止血芳酸、6-氨基己酸、抑肽酶等。 1.氨甲環酸:能競爭性阻抑纖溶酶原在纖維蛋白上吸附,從而防止其激活,減少纖維蛋白的溶解。 2.氨基己酸:通過抑制纖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纖溶酶原不能轉變為纖溶酶,從而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 3.止血芳酸:對纖溶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降低其活性,從而發揮止血效果。 4.6-氨基己酸:能抑制纖維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阻止纖維蛋白溶酶原的激活,達到止血目的。 5.抑肽酶:可抑制纖溶酶及纖溶酶原的激活,減少纖維蛋白的溶解。 需要注意的是,藥物的使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身體狀況等因素綜合考慮。患者應前往正規醫院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2025-02-04 13: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防治原纖的重要措施是治療促發原纖的疾病。例如外科手術過程中盡可能避免擠捏組織,減少組織損傷,這是防止原纖的重要措施。臨床應對本病高度警惕,一旦發生,及時作好與DIC的鑒別診斷,及時治療,這對防止發生嚴重后果很重要。原纖診斷一旦明確,應立即應用纖溶抑制劑。 (一)6-氨基己酸(EACA)首次靜脈注射4~6g,以后每小時1g,靜脈滴注。口服每次2g,每日3~4次,視病情可連續服用7~10天。 (二)對羧基芐胺(抗血纖溶芳酸、PAMBA)靜注或靜滴,每日400~800mg。口服,成人每次400~600mg,每日最大劑量為2克。 (三)止血環酸(凝血酸、AMCA)靜注或靜滴,每次250~500mg,每日1~2次,日劑量可達1~2g。 此外,還須輸入纖維蛋白原或血漿,以糾正低纖維蛋白原血癥及補充其他凝血因子,使血漿纖維蛋白原濃度恢復至2g/L(200mg%)以上。原纖時應先用纖維蛋白溶解抑制劑,然后輸入纖維蛋白原或血漿,或同時使用。單用纖維蛋白原或血漿,而不注射纖溶抑制劑,并不能奏效,有時反而使出血惡化。
2016-02-26 05: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