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上皮反復脫落的治療與預防
后一個早晨,也就是兩個月前,突然復發,感覺跟之前受傷的時候相似,非常疼痛,眼睛紅腫,睜不開眼,并連另外的眼睛也牽連到一睜開就會感覺非常疼痛,隨即去了醫院,檢查結果為“上皮再次脫落,這次除了滴眼液及內服消炎藥之外,還用了四天靜脈注射(左氧氟沙星,西林還有一瓶能量藥等),恢復過程跟以上相似。受傷五個月,也就是一個月前,第二次復發,再次吊針...治療方法跟上次相同。吊針四天后,沒明顯好轉。至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醫院眼角膜科就診,檢查結果為上皮糜爛,治療方法為:佩戴純視治療片一個星期,貝復舒,新淚然,愛麗,可樂比妥及速高捷。一個星期后復診,取掉接觸鏡,上皮已長好。并用以上眼藥水鞏固治療。一個月多后一個早晨起床睜開眼時,再次出現之前的狀況...于是自己戴了“角膜接觸鏡”,但感覺依然痛苦,就診中山醫院眼外傷科...結果依然是上皮脫落,開了愛麗,可樂比妥,普南撲靈...接觸鏡繼續保留至今(快一個月),并七天一換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角膜上皮反復脫落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眼部疾病,其發生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眼部外傷、感染、營養不良、自身免疫性疾病、長期佩戴隱形眼鏡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佩戴接觸鏡等。 1. 眼部外傷:外傷可能直接損傷角膜上皮,導致其脫落。治療需促進上皮修復,如使用貝復舒等藥物。 2. 感染:細菌、病毒等感染可引發角膜炎癥,影響上皮健康。需使用可樂比妥等抗感染藥物。 3. 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 A 等營養物質會影響角膜上皮的正常代謝。應補充相應營養。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綜合征等,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角膜組織。治療原發病的同時進行眼部對癥治療。 5. 長期佩戴隱形眼鏡:會對角膜上皮產生摩擦和刺激。應減少佩戴或選擇合適的鏡片。 角膜上皮反復脫落需要綜合治療和預防,患者應注意眼部衛生,避免過度用眼,定期復查。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
2025-01-26 19: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什么是角膜炎,怎樣分類?各種原因導致的角膜炎癥反應通稱為角膜炎。角膜炎時患者伴有明顯的視力減退和較強的刺激癥狀,眼科檢查可見角膜光澤消失、透明度減低、潰瘍形成、睫狀充血。按解剖層次分深層、淺層。深層角膜炎:炎癥病變局限于基質的深部、后彈力層附近者,淺層角膜炎:炎癥病變局限于上皮層、前彈力層、基質的淺部,從組織學上講,炎性病變主要在上皮,有時波及基質淺層。按解剖部位分中央部、周邊部。中央部角膜炎:炎癥病變位于角膜光學區(中央區4mm)者,多見于病毒性角膜炎、匐行性角膜炎、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周邊部角膜炎:炎癥病變位于角膜的邊緣部者,多見于急性卡他性角膜炎、春季卡他性角膜炎、泡性角膜炎等。按病理變化分急性、亞急性、慢性、化膿性、非化膿性、肉芽腫性。急性角膜炎:起病急驟,癥狀劇烈,可迅速形成角膜潰瘍或穿孔的角膜炎性病變,如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匐行性角膜潰瘍、淋菌性角膜炎等。慢性角膜炎:起病隱蔽、癥狀較輕、發展緩慢、病程較長、很少引起角膜穿孔的角膜炎性病變,如角膜實質炎、盤狀角膜炎、霉菌性角膜炎等。亞急性角膜炎:發病過程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間的角膜炎。化膿性角膜炎:指凡引起角膜潰瘍伴有膿性分泌物的角膜炎。非化膿性角膜炎:指凡不引起角膜潰瘍或有潰瘍但無膿性分泌物的角膜炎。按病原分外生性、內生性、混合性。外生性角膜炎:感染性致病因子由外侵入角膜上皮細胞層而發生的炎癥。內生性角膜炎:指來自全身的內因性疾患所致的角膜炎癥,多為變態反應引起,如泡性角膜炎等。按臨床表現分點狀、線狀、盤狀、錢狀、樹枝狀、地圖片狀。點狀角膜炎:在角膜上皮層,出現針頭大小的浸潤,很快破潰,熒光素可以著色者,多見于病毒感染。線狀角膜炎:角膜上皮或上皮下的點狀浸潤融合擴大成線條狀者,或位于角膜后壁的深層條紋狀渾濁者。盤狀角膜炎:病變位于基質層圓形灰白色直徑在4mm以上,但仍保留一圈未被侵犯,邊緣清楚。錢狀角膜炎:系由多種病毒所致的大小、多少、深淺不一的小圓盤狀浸潤,形似錢幣的角膜炎,在我國多為8型腺病毒感染。樹枝狀角膜炎、地圖狀角膜炎:均系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致的角膜細胞浸潤、壞死脫落,以致形成不同形狀和深度的潰瘍和混濁。按炎癥性質分潰瘍性、非潰瘍性。潰瘍性角膜炎:角膜炎癥浸潤進一步擴大加深,上皮至基質壞死脫落形成創面者。按病因分細菌、病毒、霉菌角膜炎等。細菌性角膜潰瘍最常見的致病菌是什么?細菌性角膜潰瘍的致病菌中,以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葡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及革蘭氏陰性桿菌中的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液化性摩拉克菌等最為常見。導致感染的原因常與微小的角膜外傷或剔除異物后污染有密切關系,也和患者免疫力低下有一定關系。肺炎球菌性角膜潰瘍又稱匐行性角膜潰瘍,以農村收割季節為常見,多半是角膜受傷或剔除異物后角膜發生感染的結果。表現為突然發生眼痛及刺激癥狀,眼球混合性充血,角膜損傷處出現灰白色微隆起的浸潤灶,迅速發展成潰瘍,表面有灰黃色膿液附著,呈污穢狀。潰瘍的一側為致密的黃色浸潤,為穿鑿狀進行緣;另一側比較清潔,進行緣不斷向外擴展,并同時向深層進展。有時潰瘍并不明顯,在基質內形成黃灰色膿液積聚,稱為角膜膿瘍。膿瘍破潰,角膜穿孔,穿破后多傾向逐漸愈合,形成角膜粘連性白斑。又因細菌毒素侵入前房,引起前房積膿,故又名前房積膿性角膜潰瘍。感染亦可累及眼內組織,以至毀壞眼球。鏈球菌性角膜潰瘍的臨床表現與肺炎球菌性角膜潰瘍相似,但較少匐行傾向。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主要是通過外傷和污染的眼藥水所引起,也可見于戴接觸鏡者。綠膿桿菌在角膜內繁殖比在培養基內更為活躍,一旦感染,常于24小時或48小時內毀壞整個角膜,大量的黃綠色分泌物或壞死組織為其特點。液化性摩拉克菌性角膜潰瘍,這種菌常存在于人的呼吸道,一般致病力不強。此種潰瘍多為中央性,形態細小,且進行緩慢,很少發生穿破是其特點,但也會出現前房積膿,但膿液量很少。患者自覺癥狀較輕。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的病因、臨床表現特征及預防辦法是什么?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是由綠膿桿菌所致的一種極其劇烈的急性化膿性角膜潰瘍。其最常見的病因是角膜外傷和使用污染的眼藥水,也可見于暴露性角膜炎或戴接觸鏡者。綠膿桿菌存在于土壤及水中,亦可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膚和健康人的結膜囊內。綠膿桿菌在角膜內繁殖比在培養基內更為活躍,因此當角膜外傷或角膜異物剔除后使用污染的眼藥水而招致感染的幾率很高。臨床上本病來勢兇猛,起病急劇,數小時即發病,發病時可見劇烈的眼痛、畏光、流淚、眼瞼痙攣等刺激癥狀,臨床表現有四點特征:①發展異常迅速。②主要影響角膜基質,并很快擴大到整個角膜,可在數十小時內穿破角膜,有時早期即在角膜緣內出現灰黃色浸潤環,不久角膜全部潰爛。③前房積膿特別多。④綠膿桿菌可產生黃綠色色素,故分泌物帶有綠色。日常生活中人們應該注意勞動防護,一旦出現眼部外傷,必需立刻去醫院,由專業人員處理。同時切忌使用不潔眼藥水,因綠膿桿菌可污染并存活于多種眼藥水中,如狄奧寧、地卡因、可的松,甚至于磺胺、青霉素、熒光素液內,故在角膜損傷時使用存放數天后的眼藥水,特別熒光素液檢查是危險的。本病一經診斷,全身和局部應同時使用慶大霉素、多粘菌素B或粘菌素抗敵素,常用輸液瓶裝入慶大霉素點滴沖眼,效果很好。真菌性角膜潰瘍的病因特點、臨床表現有哪些?真菌性角膜潰瘍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種頑固的致盲率很高的化膿性角膜炎。近20年來,由于抗生素和皮質類固醇的廣泛應用,真菌性角膜潰瘍發病率相對增高,已不再是一種少見病。目前國內資料報告最多的為曲霉菌,其次鐮刀菌、念珠菌、酵母菌、頭孢霉菌等,患者絕大多數為農民,雖然整年均可發生,但主要集中在農業夏收和秋收季節。最常見的角膜損傷是農作物損傷,也有指甲挖傷,亦可見于其他性質的角膜炎繼發真菌感染。有人認為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或抗生素眼藥水等容易導致真菌感染,近年來因戴角膜接觸鏡污染發病者亦越來越多,同時全身或局部免疫力低下也是發病的因素之一。
2016-02-25 22: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角膜接觸鏡僅僅是對角膜上皮的一種機械保護,不能說上皮絕對不會脫落,而早上起床后痛感強烈是因為經過一晚上睡眠眼瞼閉合角膜上皮攝氧減少,使角膜上皮缺氧導致的。隨著角膜上皮的逐漸愈合這種癥狀會慢慢減輕最后消失的。眼瞼內有濾泡是慢性炎癥的表現,上皮反復脫落與眼睛的炎癥是有關系的。沒有一個穩定的相對安全的眼部環境角膜上皮細胞的生長會受影響,所以,治療中和痊愈后都要注意保護眼睛不要再有活動性炎癥!
2016-02-25 14: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建議咨詢中醫大夫,看能否使用中藥治療。
2016-02-25 01:3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