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吞咽困難型頸椎病是一種由于頸椎病變影響到吞咽功能的疾病,其發病與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頸椎失穩、頸部肌肉緊張、神經受壓等有關。 1.頸椎骨質增生:頸椎椎體邊緣的骨質增生可能壓迫食管,導致吞咽困難。 2.椎間盤突出: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可對周圍組織產生擠壓,影響吞咽相關神經和肌肉。 3.頸椎失穩:頸椎關節的穩定性下降,在活動時容易刺激周圍組織。 4.頸部肌肉緊張:長期的不良姿勢或勞累,使頸部肌肉緊張,影響吞咽動作。 5.神經受壓:頸椎病變壓迫神經,導致神經支配的吞咽相關肌肉功能異常。 總之,吞咽困難型頸椎病會給患者帶來不適,影響生活質量。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頸椎 X 線、CT、磁共振成像等檢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甲鈷胺、維生素 B1、布洛芬等),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治療期間需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低頭。
2025-01-26 20: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調節:(1)注意適當休息避免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工作過度緊張及長時間持續保持固定姿勢等,將導致神經肌肉的過度緊張,強化頸椎病癥狀。(2)改變用枕習慣頸椎的生理曲度(簡稱頸曲)并非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會出現退行性改變、頸椎骨質增生,從而使頸曲發生改變,甚至使頸曲變直或反張彎曲。再有,當人們長期姿勢不當、生活習慣不良,比如長時間低頭工作、睡高枕或頸部外傷、外感風寒時,頸椎的生理曲度也容易發生改變。頸曲的改變或消失,往往意味著椎體穩定性變差,椎間隙變窄,椎間孔變小,椎體退變,神經受壓以及頸伸肌慢性損傷。
2016-02-24 21: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種情況不能排除與腦血管病變有關,建議去醫院診治。
2016-02-24 12: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食管壓迫型頸椎病又稱吞咽困難型頸椎病,主要由于椎間盤退變繼發前縱韌帶及骨膜下撕裂、出血、機化鈣化及骨刺形成所致。此種骨刺體積大小不一,以中、小者為多,矢狀徑多小于5毫米,在臨床上相對少見,易被誤診或漏診。早期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頸部和肩背部酸痛發緊、頭痛、頭暈、上肢麻木,程度較輕,可先不做特殊治療
2016-02-24 09: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