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風濕致關節疼、腳僵、乏力消瘦如何應對
婆婆有風濕病痛,關節經常疼痛,有時休息較長或晨起時腳有僵硬的情況。經常乏力無法行走,有時無法完成日常活動。容易疲勞,吃飯也少吃,人都消瘦下去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婆婆風濕病痛導致關節疼痛、晨起腳僵、乏力無法行走、易疲勞和消瘦,可能與免疫紊亂、炎癥反應、關節損傷、營養缺乏、心理因素等有關。 1. 免疫紊亂:風濕性疾病常因自身免疫系統異常引起。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組織,導致炎癥和損傷。 2. 炎癥反應:炎癥因子釋放,刺激關節及周圍組織,引發疼痛、腫脹和僵硬。 3. 關節損傷:長期炎癥破壞關節結構,影響關節功能,導致活動受限和乏力。 4. 營養缺乏:疾病影響食欲和消化吸收,營養攝入不足,身體消瘦、易疲勞。 5. 心理因素:長期病痛帶來心理壓力,可能加重身體不適。 對于婆婆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和評估,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家人要給予關心和支持,幫助婆婆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生活習慣。
2025-01-26 14: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1、加強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如保健體操、練氣功、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散步等,大有好處。凡堅持體育鍛煉的人,身體就強壯,抗病能力強,很少患病,其抗御風寒濕邪侵襲的能力比一般沒經過體育鍛煉者強得多。2、避免風寒濕邪侵襲春季正是萬物萌發之際,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暑熱,不要貪涼受露,暴飲冷飲等。
2016-02-24 19: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治療用藥的同時,配合飲食療法,有相得益彰之功。現將幾種食療方介紹如下:(1)生姜雞:用剛剛開叫的公雞1只,生姜100~250g,切成小塊,在鍋中爆炒燜熟,不放油鹽。會飲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內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于關節冷痛,喜暖怕寒者。(2)鹿茸雞:以當年的公雞1只,鹿茸3~6g,在鍋內燜熟,不放油鹽。吃肉喝湯,兩天吃完。可根據情況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關節紅腫疼痛者勿用。(3)赤小豆粥: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濕熱。(4)苡米粥:苡米30g、淀粉少許、砂糖、桂花適量。先煮苡米,米爛熟放入淀粉少許,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濕熱,健脾除痹。(5)防風苡米粥:防風10g,苡米30g。水煮,每日1次,連服1周,能清熱除痹。(6)木瓜湯:木瓜4個,蒸熟去皮,研爛如泥,白蜜1kg煉凈。將兩物調勻,放入凈瓷器內盛之。每日晨起用開水沖調1~2匙飲用。能通痹止痛。(7)蔥白粥;煮米做粥,臨熟加入蔥白,不拘時食,食后覆被微汗,能解表散寒。(8)生姜粥:粳米50g,生姜5片,連須蔥數根、米醋適量。用砂鍋煮米做粥,生姜搗爛與米同煮,粥將熟加蔥、醋。食后覆被出汗,能解表散寒。(9)川烏粥:生川烏頭3~5g,粳米30g,姜汁10滴,蜂蜜適量。將烏頭搗碎研為極細末,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川烏頭末改文火慢煎,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攪勻,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溫服。患者有熱性疼痛,在發熱期間及孕婦忌服。本方不可與半夏、瓜蔞、貝母、白及、白蘞等中藥同服。此粥能祛寒止痛。(10)老桑枝煲雞:老桑枝60g,雌雞1只約500g,加水適量煲湯,用食鹽少許調味,喝湯吃肉。能溫經散寒,清熱除濕。(11)豬腳伸筋湯:苡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用紗布包好,與豬腳1~2只,放于鍋內,文火煨爛,去渣,不放鹽。喝湯吃肉,分兩餐食用。能祛風濕,補肝腎。
2016-02-24 18: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建議忌辛辣刺激飲食,清淡飲食注意物理治療,應用布洛芬,追風透骨丸觀察
2016-02-24 08: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春季正是萬物萌發之際,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所以,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一定要注意保暖,當然可以貼些祛風的膏藥或用點藥酒,平時注意保暖,用中醫的針灸和藥浴效果比較好。
2016-02-24 04: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