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粘膜下腫物伴淺表性胃炎如何應對
送達部位:十二指腸降部;食管:距門齒24CM左側壁見1.5*1.5CM隆起,表面粘膜光滑;噴門:開閉好,齒狀線清晰;胃底:粘液糊清,粘膜光滑;幽門:圓,開閉好;球部:球腔形態正常,粘膜光滑,降部:粘膜正常,乳頭形態正常。醫生診斷:淺表性胃炎,食管粘膜下腫物。2008年3月檢查1.0*1.0CM,2010年3月1.5*1.5CM2008年3月檢查已有,發病時間大概要提前3年左右。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食管粘膜下腫物和淺表性胃炎是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涉及病因、癥狀、診斷、治療及預防等方面。 1.病因:食管粘膜下腫物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環境、飲食等因素有關。淺表性胃炎多由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良飲食習慣、藥物刺激等引起。 2.癥狀:食管腫物較小可能無癥狀,較大時可出現吞咽困難等。淺表性胃炎常見癥狀有上腹疼痛、腹脹、惡心等。 3.診斷:通過胃鏡、病理活檢等明確診斷。 4.治療:食管腫物可能需手術切除。淺表性胃炎一般采用藥物治療,如奧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硫糖鋁保護胃黏膜,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根除幽門螺桿菌。 5.預防: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作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藥物,戒煙戒酒。 對于食管粘膜下腫物伴淺表性胃炎,患者應重視,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治療,并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以促進康復。
2025-01-26 13: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表現為燒心、反酸、腹脹、飯后不適及消化不良等。個別病人有嘔血及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癥狀。大部分可行粘膜腫瘤摘除術。術前放無側孔胃管。開胸后根據術前X線檢查了解的位置,在腫瘤附近游離食管,捫到腫物后,把該段食管用帶子輕輕從縱隔牽出,在腫物最隆起,即肌層較薄處,鈍性順肌纖維方向縱行分開肌層,暴露腫物。
2016-02-24 09: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建議采用中醫動態的療法治療,不手術消除腫瘤,見效快,療程短,康復不復發,晚期也有治愈的希望。
2016-02-24 07: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癌癥能致人于死地,就是因癌的侵犯性、復發性和轉移性。預防復發的關鍵是初次治療時獲得根治,治療后定期通過“對于癌癥治療與控制孰輕孰重”報道的中藥控制癌細胞,獲得長期帶瘤生存的目的癌癥不能治愈,能控制不錯了只有癌細胞控制住,癌癥引起的這些癥狀才能真正得到緩解
2016-02-24 02: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慢性胃粘膜淺表性炎癥,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建議您還是以藥物治療為主,而且還注意飲食。淺表性胃炎飲食要有規律,多吃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微量元素要合理搭配,加強體育鍛煉,多和同齡朋友交流,保持身心愉快都是非常重要的。淺表性胃炎尚無特異性藥物治療,一般主張無癥狀者勿需治療,有癥狀者可根據有關病因、病理及臨床癥狀給予合理用藥。一般服用生胃酮、硫糖鋁、麥滋林-S顆粒、胃炎干糖漿、思密達等。建議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治療方法及藥物。祝您早日康復!
2016-02-23 22: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