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家族遺傳小腦共濟失調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其康復難度較大,但并非完全沒有可能。下一代的患病率取決于遺傳方式和基因變異情況等。 1. 疾病原理:這是由于基因突變導致小腦及其相關神經通路功能障礙,影響身體平衡、協調和運動控制。 2. 康復可能性:部分患者通過康復訓練,如平衡訓練、步態訓練等,可一定程度改善癥狀,但難以完全恢復正常。 3. 遺傳方式:若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子女患病概率較高;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則相對較低。 4. 基因檢測:可幫助明確遺傳類型和風險,為生育決策提供依據。 5. 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丁螺環酮、加巴噴丁、金剛烷胺等,以緩解癥狀;以及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等綜合手段。 總之,家族遺傳小腦共濟失調的康復和遺傳情況較為復雜,患者及家屬應積極與醫生溝通,制定合適的治療和生育計劃。
2025-01-25 23: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本病是所有報道的共濟失調中最多的一種。發病機理未明,病變主要累及小腦,但脊髓及顱神經也可部分受累。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家族史,常以共濟失調步態為首發癥狀,行走不穩,易跌倒。此后可逐漸出現雙上肢共濟失調。專家建議:小腦共濟失調的遺傳性會給患者的下一代帶來很大的傷害,因此一旦確診就要盡快到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合理的治療可以幫助患者身體恢復,同時也可以減小遺傳的可能性,避免對孩子的傷害。
2016-02-24 07: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小腦共濟失調是可以臨床治療的,現在醫療界較為推崇的靶向修復療法針對小腦共濟失調的治療效果不錯,而且規避了傳統治療的很多弊端,能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改善生活質量。建議到專業的醫院進行咨詢,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法。
2016-02-24 00: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脊髓的前角細胞接受大腦皮質、大腦皮質下底核、小腦、前庭迷路系統、深感覺等上行下行傳導束的調節與控制,使人體保持一定的姿勢來恰當地完成隨意運動,保持平衡。若上述部位發生病變,導致協調作用障礙,稱為共濟失調。多吃蛋白質類食物及新鮮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建議去正規醫院檢查及時治療
2016-02-23 19: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