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連性腸梗阻的癥狀、病因及治療方法是什么
1周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上腹脹痛,伴間斷惡心,嘔吐,吐胃內容物.入院前3天起,疼痛加重,嘔吐次數增加,伴少量排氣排便,查體:T36.8℃,P84次/分,R20次/分,BP90/60mmHg,皮膚粘膜干燥,眼窩凹陷,中等程度腹脹,全腹輕壓痛,無固定壓痛點,腸鳴音亢進,移動性濁音陰性,腹部X線平片可見小腸多個氣液平面.患者曾于2年前因急性闌尾炎行闌尾切除術.診斷為粘連性腸梗阻.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粘連性腸梗阻是一種常見的腹部疾病,其癥狀包括腹痛、嘔吐、腹脹等,病因多樣,治療方法也有多種,如保守治療、手術治療等。 1.癥狀:主要表現為陣發性腹部絞痛、惡心、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或排氣排便減少。 2.病因:腹部手術或炎癥后的粘連是常見原因,此外,先天性發育異常、腹腔內異物等也可能導致。 3.檢查:腹部 X 線、CT 等檢查有助于診斷,X 線可見氣液平面。 4.保守治療:包括禁食水、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應用生長抑素減少胃腸液分泌。 5.手術治療:當保守治療無效,或出現腸絞窄等嚴重情況時,需進行手術松解粘連、切除壞死腸段等。 粘連性腸梗阻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患者在治療期間要配合醫生,注意飲食和休息,促進康復。
2025-01-25 16: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腸梗阻病人應禁食,禁飲,適當補液,加強營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如梗阻緩解,病人排氣,排便,腹痛,腹脹消失12h后可進流質飲食,但應避免甜食和牛奶,進食時少量多餐,細嚼慢咽,避免暴飲暴食,24h后進半流質飲食,3天后進軟食,應循序漸進逐步過渡,采取少食多餐,清淡飲食的原則,如無不適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術后如無禁忌,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根據病人的耐受程度,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活動范圍,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2016-02-22 23: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手術后粘連性腸梗阻,腸粘連和腹腔內粘連帶形成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兩種.先天性者較少見,可因發育異常或胎糞性腹膜炎所致;后天性者多見,常由于腹腔內手術,炎癥,創傷,出血,異物等引起.臨床上以手術后所致的粘連性腸梗阻為最多.常見有兩大類:①廣泛性粘連,包括片狀粘連;②索帶狀粘連.粘連最常見的部位是小腸,容易發生在闌尾切除手術后(尤其是闌尾穿孔腹腔引流術后)或盆腔手術后.
2016-02-22 17: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