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咳嗽、大笑時尿失禁且體重增加伴側切后肌肉萎縮怎么辦
近年來,當運動、咳嗽、大笑時出現尿失禁。體重逐年增加,比生小孩前重15KG,其他方面正常。15年前生小孩時進行了側切術,二三年后發現局部肌肉出現萎縮,逐漸加重,但一直未進行治療。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運動、咳嗽、大笑時尿失禁,體重增加,側切術后局部肌肉萎縮,可能與盆底肌功能障礙、肥胖、側切術損傷、激素變化、年齡增長等有關。 1.盆底肌功能障礙:盆底肌肉在維持盆腔器官正常位置和控尿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生育、年齡增長等因素可能導致盆底肌松弛,引起尿失禁。可通過盆底肌訓練,如凱格爾運動來改善。 2.肥胖:體重增加會加大腹部壓力,增加尿失禁的風險。應合理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來減輕體重。 3.側切術損傷:側切術可能損傷周圍神經和肌肉,導致肌肉萎縮。可進行物理治療,如電刺激、按摩等。 4.激素變化:尤其是絕經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影響盆底組織的彈性和張力。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雌激素。 5.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下降,肌肉力量減弱,也容易出現尿失禁和肌肉萎縮。 出現這些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評估,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緩解癥狀和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24 03: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真性尿失禁由于膀胱或尿路感染、結石、結核、腫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過度收縮、尿道括約肌過度松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從膀胱流出。假性尿失禁由于下尿路梗阻(尿道狹窄、前列腺增生或腫瘤等)或膀胱逼尿肌無力、麻痹(先天性畸形、損傷性病變、腫瘤與炎癥病變等導致調節膀胱的下運動神經元損害),造成膀胱過度膨脹、內壓升高致尿流被迫溢出,又稱“溢出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因為骨盆底部的肌肉、有關膀胱機能的神經、膀胱尿道口的括約肌的受傷以致腹部壓力增加時(如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時無法控制尿在膀胱中以致使尿流出來的情形。如在女性常在懷孕時或生產后因骨盆底部的肌肉或局部神經常會受傷,以致這些肌肉松懈時,或神經受傷指揮傳達路徑發生問題時,常有這一種尿失禁。女性在停經后因女性荷爾蒙的減少也會使骨盆底部的肌肉松懈,引此種尿失禁也多見于停經后的女性。急迫性尿失禁正常人雖然有尿意時,仍然可以控制不解尿一段時間,但是有病的人會突然有急強烈的尿意而無法忍住小便尿很快就流出來的情況,是因膀胱肌肉緊張過度和尿道括約肌的合作不當所引起。最常見的是中風的病人,此外有薦骨脊髓或神經的疾病、多發性硬化癥等疾病時也常有這一種癥狀。如果找不出神經疾病等特殊原因的疾病時就叫做不安定性膀胱。女性有感染、糖尿病、腦神經的疾病或放射線治療等原因時,會使膀胱的神經受傷而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癥狀出現。充盈性(充溢性)尿失禁膀胱過滿使少量尿液溢出(即尿液從充滿的膀胱漏出),最常見于膀胱排尿梗阻的老人或膀胱神經失控的患者。一過性尿失禁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如膀胱感染,發生的一過性尿失禁。當感染控制時,尿失禁的癥狀也隨之消失。
2016-02-23 02: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約肌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而喪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壓力性尿失禁是當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嚏、上樓梯或跑步時)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引起該類尿失禁的病因很復雜,需要作詳細檢查保守治療適于輕度尿失禁患者,對于中、重度的患者,必須采取手術治療。傳統的手術方法一般采取陰道前壁修補,遠期療效差,且僅限于輕度尿失禁患者。國外有學者采用無張力“尿道懸吊術”、“膀胱頸懸吊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取得良好效果。其方法是使用生物相容性很好的懸吊帶,通過微創手術進行膀胱頸懸吊。手術后,患者體內的纖維組織會逐漸長入聚丙烯網帶內,故能有效長久保持尿道支撐,有人把這種吊帶稱為“柔性支架
2016-02-22 23:3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逼尿肌反射亢進或不穩定性膀胱可引起急迫性或反射性尿失禁,有時也可引起咳嗽急迫性尿失禁。治療原則是用藥物(如異搏定),骶神經阻滯、骶神經手術或膀胱神經剝脫術等方法抑制膀胱的無抑制性收縮。
2016-02-22 23: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