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老年人結節病的治療藥物包括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抗瘧藥、生物制劑等。治療方案需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而定,同時要密切觀察藥物不良反應。 1. 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具有強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是結節病治療的常用藥物。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骨質疏松、高血壓等不良反應。 2. 免疫抑制劑:像甲氨蝶呤,可用于對糖皮質激素治療反應不佳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的患者。 3. 抗瘧藥:例如羥氯喹,能調節免疫功能,有助于控制結節病的癥狀。 4. 生物制劑:如英夫利昔單抗,適用于病情嚴重且常規治療無效的情況。 5. 其他藥物:沙利度胺對部分結節病患者也有一定效果,但可能引起嗜睡、便秘等副作用。 總之,老年人結節病的藥物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身體狀況等因素。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并定期復查,以評估治療效果和監測不良反應。
2025-01-23 22: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糖皮質激素至今仍是治療結節病的首選藥物。在重要器官,如眼、中樞神經、心肌、肺部有彌漫性結節病變患者,或有脾功能亢進、高鈣血癥時均應選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相對適應證:①進行性或有癥狀的肺門結節病。②有明顯的自覺全身癥狀者。③皮膚破潰和淋巴結病變。④關節、鼻、咽和支氣管黏膜病變。一般選用潑尼松或潑尼松龍治療,開始每天用量30~40mg,4~6周,有效者可逐漸減量,每天20mg時,可用8~12周,維持量5~10mg/d,1年或更長。近年有人對僅有肺內結節病的患者,于口服糖皮質激素減量時,加用吸入糖皮質激素,用量800~1250μg/d,以順利減少口服糖皮素激素用量,從而鞏固療效,減少口服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若糖皮質激素無效,也可選用小劑量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等細胞毒藥物。有報道選用氯喹治療皮膚和黏膜結節病者,劑量開始為500mg,1次/d、共2周,以后每天服用250mg,連續應用半年,此種方法尚需進一步驗證。
2016-02-22 11:0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結節病大都預后良好。Ⅰ期胸內結節病患者,2年內自行消退者達60%~80%。但是Ⅱ期、Ⅲ期患者自行緩解率減少,Ⅲ期患者僅為30%,大多最終導致肺纖維化,重者可發生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一般來說,若2年后才開始治療,治療效果甚差,因此應爭取早期治療。糖皮質激素至今仍是治療結節病的首選藥物。在重要器官,如眼、中樞神經、心肌、肺部有彌漫性結節病變患者,或有脾功能亢進、高鈣血癥時均應選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相對適應證:①進行性或有癥狀的肺門結節病。②有明顯的自覺全身癥狀者。③皮膚破潰和淋巴結病變。④關節、鼻、咽和支氣管黏膜病變。一般選用潑尼松或潑尼松龍治療,開始每天用量30~40mg,4~6周,有效者可逐漸減量,每天20mg時,可用8~12周,維持量5~10mg/d,1年或更長。近年有人對僅有肺內結節病的患者,于口服糖皮質激素減量時,加用吸入糖皮質激素,用量800~1250μg/d,以順利減少口服糖皮素激素用量,從而鞏固療效,減少口服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若糖皮質激素無效,也可選用小劑量硫唑嘌呤或甲氨蝶呤等細胞毒藥物。有報道選用氯喹治療皮膚和黏膜結節病者,劑量開始為500mg,1次/d、共2周,以后每天服用250mg,連續應用半年,此種方法尚需進一步驗證
2016-02-22 05: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結節病? 結節病(sarcoidosis)又稱肉樣瘤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多器官系統疾病,其特征是許多臟器存在非干酪性肉芽腫,活動性病變部位細胞免疫增強。肉芽腫由聚集的上皮樣細胞、少量多核巨噬細胞及其周圍淋巴細胞構成,類似結核性肉芽腫,但無干酪壞死及結核菌存在。 死的上皮樣細胞肉芽腫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多個器官。其中以肺、淋巴結、皮膚、眼、肝、脾、骨骼和神經系統受累多見。病變可累及全身各臟器,以肺部受累最多見,約占90%以上。本病常見于30-50歲成年人,歐美國家發病率較高,瑞典年發病率為64/10萬,英國為20/10萬,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起陸續報道,但缺乏流行病學資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