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先期的中醫病因、癥狀及治療方法是什么
月經周期提前7日以上,甚至半月一次,連續兩個周期以上者,稱為月經先期。若偶系提前一次,或周期提前不足一周,均不屬本病范圍。月經先期的發生中醫認為主要是由氣虛和血熱所致。因為氣能攝血,氣虛則統攝無權,沖任失固;血熱則熱擾沖任,血海不寧,均可導致月經提前而至。主要的病因病機有: (1)氣虛不攝: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思慮傷脾等,致使中氣不足,統攝無權,沖任不固,月經先期而下。 (2)陽盛血熱:素體陽盛,或過食辛烈助陽之品,熱邪伏于沖任,迫血先期而下。 (3)肝經郁熱:郁怒傷肝,郁久化火,下擾血海,迫血下行,致使月經先期而至。 (4)陰虛內熱:素體陰虛或久病傷陰,失血過多,房勞損精,陰虧火旺,擾及沖任,血海不寧,經血先期而下。 (5)腎氣不固:素體腎虛,或久病傷腎,房勞過度,屢屢墜胎,致腎氣虧損,封藏失職,月經提前而行。 (6)瘀血阻滯:氣機阻滯日久,或經期、產后不慎避忌,以致瘀血阻滯胞宮,新血不安而先期妄行。中醫治療: 實熱型面紅唇赤、口渴飲冷,煩躁不安,便結尿黃,經色深紅或紫紅、質黏稠、量多。方用清經散加減:丹皮、白芍、青蒿各15克,熟地20克,甘草8克。若經量過多或經行不止者,加地榆、槐花各15克,側柏炭、生地各12克;煩渴甚者加花粉、玄參各15克,焦山梔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虛熱型身體瘦弱,五心煩熱、潮熱顴紅、頭暈耳鳴、夜寐不安、經色鮮紅,質稀或稠、量少。方用兩地湯加減:生地、地骨皮、玄參各15克,麥冬、白芍各12克,阿膠10克,甘草6克。若出血多或淋漓不止者加旱蓮草、地榆各15克;潮熱盜汗者加龍骨12克,牡蠣10克;心煩不寐加酸棗仁、炙遠志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郁熱型經行不暢、小腹脹痛、乳房脹痛、胸悶脅脹、心煩易怒、口苦咽干,經色暗紅或紫紅,質黏稠或有瘀塊,量或多或少。方用逍遙散加減:白芍、白術各12克,茯苓、山梔各10克,甘草8克,薄荷、丹皮、柴胡、當歸各15克。若腹痛、經血成塊者加玄胡、香附各15克,益母草、丹參各20克;乳房脹痛加郁金、玫瑰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氣虛型面色白、少氣懶言、神疲體倦、納少便溏、經色淡紅、質清稀、量多。方用歸脾湯加減:黨參20克,白術、茯神、龍眼肉、酸棗仁、黃芪各15克,遠志、當歸各12克,木香10克,紅棗20枚,炙甘草、生姜各6克。若小腹空墜加升麻10克,柴胡15克;經量過多或淋漓不凈者加荊芥炭、阿膠珠各12克,艾葉炭2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腎虛型頭暈耳鳴,腰腿酸軟,夜間尿頻,經色暗淡,質稀薄,量少。方用固陰湯加減:黨參20克,熟地、淮山藥、山茱萸、菟絲子各15克,遠志、五味子各10克,炙甘草8克。若陽虛明顯者,加巴戟天、制附片、仙靈脾、仙茅各10克;陰虛明顯者,加枸杞子、首烏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淤血阻滯型首選方用加味失笑散:炒蒲黃10克,炒靈脂10克,澤蘭15克,坤草15克,月季花10克,當歸12克,丹參15克,赤芍10克.水煎服,日一劑....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狄太蘭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中醫科
-
月經先期指月經周期提前 7 日以上,連續兩個周期以上。中醫認為主要由氣虛、血熱等所致,癥狀多樣,治療方法也有多種。包括氣虛不攝、陽盛血熱、肝經郁熱、陰虛內熱、腎氣不固、瘀血阻滯等。 1. 氣虛不攝: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等致使中氣不足。癥狀為面色蒼白、少氣懶言等。治療可用歸脾湯加減。 2. 陽盛血熱:素體陽盛或過食辛熱。表現為面紅唇赤、口渴飲冷等。可用清經散加減治療。 3. 肝經郁熱:郁怒傷肝,郁久化火。有經行不暢、乳房脹痛等癥狀。方用逍遙散加減。 4. 陰虛內熱:素體陰虛或久病傷陰。身體瘦弱、五心煩熱。以兩地湯加減治療。 5. 腎氣不固:久病傷腎、房勞過度等致腎氣虧損。癥狀為頭暈耳鳴、腰腿酸軟。用固陰湯加減。 6. 瘀血阻滯:氣機阻滯或經期產后不慎避忌。經行不暢、有瘀塊。用加味失笑散治療。 月經先期病因復雜,中醫治療需辨證論治。患者應注意飲食起居,保持心情舒暢,如有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25 14: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引起月經不調有很多原因,如內分泌失調、服藥、婦科炎癥,還有心理原因都可以引起的月經不調。您的情況可能就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建議您可以服用黃體酮或者中藥益母草顆粒調節月經。平時生活上要盡量有規律,防止受寒,多吃含有鐵和滋補性的食物,還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祝您身體健康!醫生詢問:
2016-02-21 20: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那你的情況如果提前半個月的話那有可能是屬于排卵期出血的癥狀。在月經中期,即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子宮內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現部分子宮內膜脫落引起有規律性的陰道出血,稱為排卵期出血。中醫學稱之為“經間期出血”。[治療]1.西醫藥治療:己烯雌酚0.25~0.5mg/日,排卵前3天開始服用,血止后2~3天停藥。2.中醫藥治療:六味地黃丸、固經丸、血府逐淤丸。[預防與調養]1.注意經期及產后保健,保持外陰清潔,防止盆腔感染。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緊張。
2016-02-21 19: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你的情況要考慮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可以檢查性激素六項確定條
2016-02-21 12: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的情況考慮是血瘀:證見經行量少,色紫黑,有血塊,治療(1)復方益母草青:每次10-15m1,一日2次,溫開水化服.(2)益母草膏(流浸膏,沖劑,口服液):煎膏劑每次10g,一日1-2次.流浸膏劑每次5-10m1,一日15-30m1.沖劑每次158,用開水沖服,一日2次.口服液每次20m1,一日3次.(3)少腹逐瘀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2016-02-21 12: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