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足月剖腹產后臍疝如何處理
我兒子2015年4月20日出生,足月剖腹產,出生一周后發現臍疝,哭吵時臍部有直徑約1厘米腫塊凸出,可回復。現在快3個月了,臍部腫塊大了很多,像乒乓球。有的說在腹部包扎,可自己不好操作啊。如果不加壓,腫塊會越來越大嗎?要做什么檢查?如果手術,多大做較好?費用要多少?嬰兒臍疝帶是怎么回事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嬰兒臍疝是常見的小兒外科問題,多因臍部腹壁組織發育薄弱所致。處理方法包括觀察、包扎、手術等。需關注臍疝變化,了解檢查方法和手術時機。 1. 臍疝形成原因:嬰兒臍部腹壁肌肉和筋膜發育不成熟,當腹內壓增高,如哭鬧、咳嗽時,腹腔內容物就容易從薄弱處凸出形成臍疝。 2. 病情發展判斷:若不加壓,腫塊可能會繼續增大,但并非絕對。多數臍疝可在 1-2 歲內自愈。 3. 檢查項目:通常醫生通過視診和觸診即可初步判斷,必要時可能會進行腹部 B 超檢查,以明確疝內容物的情況。 4. 手術時機:如果臍疝直徑超過 2 厘米,或在 2 歲后仍未自愈,可考慮手術治療。 5. 臍疝帶作用:嬰兒臍疝帶是一種輔助治療工具,通過對臍部施加壓力,減少疝內容物凸出,但使用時要注意正確佩戴,避免過緊或過松。 總之,對于嬰兒臍疝,家長不必過于緊張,應密切觀察,必要時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2025-01-22 13: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久健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肚臍眼”突出,醫學上稱為“臍疝”,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缺陷.嬰兒出生后,臍部是一個先天性薄弱點,凡是腹腔內壓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臍疝外突,例如咳嗽,打噴嚏,哭鬧等.小兒安靜或平臥時,突出的腸子返回腹腔,腫塊消失.隨著年齡的增長,腹肌發育,疝孔逐漸縮小,最后閉合,臍疝消失
2016-02-21 10: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一般在1~2歲以上,小臍疝(直徑在2厘米以下者),可請小兒外科采用保守療法,用膠布粘貼,每1~2周更換一次.此法的缺點是膠布容易刺激皮膚,應仔細觀察貼膠布處有無皮炎,絕不可在家自行亂貼.若經保守治療無效或臍疝孔較大,則應去醫院手術治療,其效果甚好.臍疝病兒一般并無痛苦,并不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僅極少數發生腸子嵌頓.個別小兒可能因局部膨脹而有不適感覺.有些家長為了不使其臍疝膨出,使小兒盡量少哭或不哭,對小兒百依百順,日久后會造成心理發育障礙,必須注意這一點
2016-02-21 09: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這樣的情況考慮需要做好手術治療的,需要使用營養藥物修復調理的,需要定期做好檢查確定具體的情況
2016-02-21 08: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只要寶寶的健康情況良好,成長發育順利,而且沒有什么并發癥,那么即便是臍疝氣也沒有太大的問題,肚臍基部仍為敞開的環狀結構,直徑不超過一厘米,無傷大雅,等寶寶漸漸長大,身體的構造功能成熟后,一般在1歲左右會自行縮小消失。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2016-02-21 04: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嬰幼兒臍疝嵌頓是怎樣的一種病癥 -
Q: 臍疝存在被撐破的可能性嗎 -
Q: 嬰兒臍疝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
Q: 早產兒是否更容易患臍疝氣? -
Q: 臍疝是否一定需要做手術 -
Q: 什么是臍疝 -
Q: 如何有效預防嬰兒臍疝擴大 -
Q: 成人臍疝手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
Q: 臍疝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Q: 臍疝的引發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