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癌胚抗原正常不能完全確定身體內沒有癌細胞。這涉及癌胚抗原的局限性、癌癥的復雜性、檢測方法的特點、其他腫瘤標志物的作用以及個體差異等因素。 1. 癌胚抗原的局限性:癌胚抗原并非對所有癌癥都敏感,某些癌癥在早期或特定類型時,其水平可能不升高。 2. 癌癥的復雜性:癌癥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的過程,早期癌細胞數量少可能不影響癌胚抗原水平。 3. 檢測方法的特點:檢測過程可能存在誤差,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4. 其他腫瘤標志物:單獨依靠癌胚抗原不夠全面,還需結合其他腫瘤標志物如甲胎蛋白、CA125 等綜合判斷。 5. 個體差異:不同人的身體狀況和代謝水平不同,對癌細胞產生的反應也有差異。 總之,癌胚抗原正常不能作為體內無癌細胞的絕對依據。若有癌癥相關疑慮,應結合癥狀、影像學檢查、其他腫瘤標志物等,必要時進行病理活檢,在正規醫院綜合評估。
2025-01-23 21: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癌細胞是一種變異的細胞,是產生癌癥的病源,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無限生長,轉化和轉移三大特點,也因此難以消滅. 癌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經過很多年才長成腫瘤.“叛變”細胞脫離正軌,自行設定增殖速度,累積到10億個以上我們才會察覺.癌細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時間計算,1個變2個,2個變4個,以此類推.比如,胃癌,腸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時間平均是33天;乳腺癌倍增時間是40多天.由于癌細胞不斷倍增,癌癥越往晚期發展得越快. 癌細胞的內外潛藏著自身無法克服和無法排除的逆轉因素,這是它的特點,也是它的缺點,造就了它的不穩定性. 科學家指出,癌癥細胞在轉移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首先要經過數十次變異,然后要克服細胞間粘附作用脫離出來,并改變形狀穿過致密的結締組織.成功逃逸后,癌癥細胞將通過微血管進入血液,在那里它還可能遭到白細胞的攻擊.接下來癌細胞將通過微血管進入一個新器官(現被稱為“微轉移”).在這里,癌細胞面臨著并不友好的環境(稱作“微環境”),有些細胞當即死亡,有些分裂數次后死亡,還有一些保持休眠狀態,存活率僅為數億分之一.存活下來的癌細胞能夠再生和定植,成為化驗中可發現的“肉眼可見轉移”.隨著轉移的發展,它擠走了正常的細胞,破壞了器官的功能,最后足以致命.[編輯本段] 癌細胞是一種變異的細胞,是產生癌癥的病源,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無限生長,轉化和轉移三大特點,也因此難以消滅. 癌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經過很多年才長成腫瘤.“叛變”細胞脫離正軌,自行設定增殖速度,累積到10億個以上我們才會察覺.癌細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時間計算,1個變2個,2個變4個,以此類推.比如,胃癌,腸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時間平均是33天;奶癌倍增時間是40多天.由于癌細胞不斷倍增,癌癥越往晚期發展得越快. 癌細胞的內外潛藏著自身無法克服和無法排除的逆轉因素,這是它的特點,也是它的缺點,造就了它的不穩定性. 科學家指出,癌癥細胞在轉移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首先要經過數十次變異,然后要克服細胞間粘附作用脫離出來,并改變形狀穿過致密的結締組織.成功逃逸后,癌癥細胞將通過微血管進入血液,在那里它還可能遭到白細胞的攻擊.接下來癌細胞將通過微血管進入一個新器官(現被稱為“微轉移”).在這里,癌細胞面臨著并不友好的環境(稱作“微環境”),有些細胞當即死亡,有些分裂數次后死亡,還有一些保持休眠狀態,存活率僅為數億分之一.存活下來的癌細胞能夠再生和定植,成為化驗中可發現的“肉眼可見轉移”.隨著轉移的發展,它擠走了正常的細胞,破壞了器官的功能,最后足以致命. 癌細胞可以進行多級分裂,即每次分裂結束后的子細胞的個數不是兩個而有可能是三到四個[編輯本段] 1,在細胞膜上 癌細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蛋白質的合成,然而,癌細胞在合成蛋白質時,則必須從健康細胞中奪取門冬酰胺,可是,與門冬酰胺共生的門冬酰胺酶卻能控制癌細胞的生長,這是它無法克服的第一個矛盾. 在大量的科學驗證明,人體內每個細胞的細胞膜上存在著一種C-Amp(環式磷酸腺苷)的物質,這種物質是控制或調整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成份(并不因為癌化而消失),有趣的是C-Amp還有一個最顯著的能力,就是使癌細胞變成健康細胞(這是難能可貴的). 癌細胞的表面有一種腫瘤抗原(CEA),它能生成相應的抗體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發展,這種自我免疫力是癌細胞與生俱來的又一矛盾. 2,在細胞質中 美國科學家謝伊1994年12月發現癌細胞中有一種能使癌細胞不斷復制并保持其遺傳特性的酶(Telomerase).此酶的活性若被抑制和破壞,癌細胞的復制工程,也只好終止和結束. 3,在細胞核內 當代分子生物學的卓絕成就,已經證實了細胞核結構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分子在鏈腱排列上發生了改變時,就能立即向RNA發出“遺傳信息”的變異電報,于是細胞就發生了癌變,然而,在細胞核中還存在著一種與之特性相反的逆轉錄酶,這種逆轉錄酶的作用是使RNA再把自己所收到的DNA發來的變電異報返送回去,迫使DNA恢復正常的復制功能,這樣,癌細胞就變成了健康細胞. 人體其實是由一個個細胞組成的社區.每個細胞照章行事,知道何時該生長分裂,也知道怎樣和別的細胞結合,形成組織和器官.而構建不同組織的“圖紙”,就是基因. 現在醫學家認為:人人體內都有原癌基因,絕對不是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原癌基因主管細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長需要它.為了“管束”它,人體里還有抑癌基因.平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維持著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會變大,而抑癌基因卻變得較弱.因此,致癌因素是啟動癌細胞生長的“鑰匙”,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某些化學物質等.多把“鑰匙”一起用,才能啟動“癌癥程序”;“鑰匙”越多,啟動機會越大.我們還無法破解所有“鑰匙”,因此還無法攻克癌癥.
2016-02-21 20: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癌胚抗原為消化道腫瘤的輔助診斷指標,97%的健康成人血清CEA濃度在2.5ng/mI以下.如果你的癌胚抗原正常范圍內,身體上有沒有消化道系統的不適,基本上可以排除消化道系統的腫瘤建議再去做CT排查,定期檢測癌胚抗原. [參考值]≤5ng/ml [臨床意義]CEA最初發現于結腸癌和胎兒腸組織中,故名癌胚抗原.CEA升高常見于大腸癌,胰腺癌,胃癌,小細胞肺癌,乳腺癌,甲狀腺髓樣癌等.但吸煙,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異性結腸炎等疾病,15%~53%的病人血清CEA也會升高,所以CEA不是惡性腫瘤的特異性標志,在診斷上只有輔助價值.此外,血清CEA水平與大腸癌的分期有明確關系,越晚期的病變,CEA濃度越高. 原發性結腸癌患者CEA增高占45-80%.除原發性結腸癌以外,腺胰癌,膽管癌,胃癌.食道癌,腺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統的腫瘤陽性率也很高,一般在50-70%. 良性腫瘤,炎癥和退行性疾病,如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變病人CEA也有部分升高,但遠遠低于惡性腫瘤,一般小于20μg/L,CEA超過20ng/ml時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腫瘤.
2016-02-21 19: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可以這樣說吧,癌胚抗原是腫瘤癌癥的一種腫瘤標志物,如果處于異常情況的話,臨床不排除腫瘤癌癥的可能,而處于陰性或是說正常的話,身體一般沒有什么大礙的。
2016-02-21 14: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癌胚抗原主要存在于直腸,結腸癌組織和胚胎腸粘膜上的一種糖蛋白抗原,其他許多部位也存在這種腫瘤標志物,所以它又是一種廣譜腫瘤標志物,主要存在于結腸癌,胰腺癌,胃癌,肝癌等組織中,但在患肺癌,乳腺癌時,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是診斷這些腫瘤的一種化驗項目,當化驗結果正常時,可排除如上腫瘤.但在非腫瘤性疾病如肝病,急性胰腺炎,局部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時,此項結腸也會升高.不同的癌癥,癌胚抗原的陽性率也不同,胰腺癌為88-91%,肺癌為76%,結腸癌為73%,肝癌為88-96%,乳腺癌,卵巢癌為73%.但還有很多種類的腫瘤,其癌胚抗原可以為正常,而表現為其他腫瘤標志物的陽性,故癌胚抗原正常只能說明目前還未發現存在結腸癌,胰腺癌,胃癌,肝癌等可能.
2016-02-21 13: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