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臍疝是怎么回事?要緊嗎?能趴著嗎?
我有一個親戚剛生了一小可愛的小寶寶,大家都很細心的照顧他,單后來發現他的臍部有個鼓起的圓形小腫塊,小的就像櫻桃那么大,安靜或躺著的時候,小腫塊可鼓得更大。用手輕輕壓回去,同時還可聽到“咕嘟”一聲,醫生說是臍疝。臍疝是怎么回事?要不要緊?寶寶嘛,經常趴著可以嗎?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臍疝是小兒常見的臍部疾病,多因臍部發育缺陷所致。一般不太要緊,但需密切觀察。寶寶能否趴著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主要包括臍疝成因、癥狀、危害、治療及護理等方面。 1.成因:寶寶臍疝通常是由于臍環未完全閉合,當腹內壓增高時,腹腔內容物就容易從臍部薄弱處突出形成臍疝。 2.癥狀:表現為臍部鼓起的圓形小腫塊,安靜或平臥時可能更明顯,用手輕壓可回納,并常伴有響聲。 3.危害:多數臍疝可在 1 歲左右自愈,少數可能發生嵌頓,導致腸管壞死等嚴重并發癥。 4.治療:對于直徑較小、年齡較小的患兒,多采取觀察等待,可用臍疝帶進行局部壓迫。如果臍疝較大或發生嵌頓,則需手術治療。 5.護理:平時要注意避免寶寶劇烈哭鬧、咳嗽等增加腹壓的情況。至于趴著,只要寶寶沒有不適,短時間趴著一般沒問題,但要注意觀察。 總之,寶寶臍疝多數無需過度擔心,但家長要密切觀察,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2025-01-23 19: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嬰兒臍疝,絕大多數可通過臍部筋膜環的逐步收縮而在一歲內自愈。因此2歲前,除非嵌頓,可以等待。采用非手術療法促使自愈如已滿2周歲,臍疝直徑超過1.5厘米者宜用手術治療,沿臍口1厘米處,沿臍作半圓形切口分高皮膚和皮下組織,顯著腹直肌前鞘,疝環及疝囊,正中切開腹自線,游離疝囊,回納疝內容物,在疝環處切除部分疝囊后,給予縫扎然后將兩側腹直肌鞘緣(即腹自線)間斷縫合,最后縫合皮膚
2016-02-21 11: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臍疝氣多發生于新生兒,有的寶寶在幼兒期仍然存在,這也是寶寶的常見病。臍疝氣的發生,是由于寶寶的肚臍沒有很好的閉合,導致腸子的一部分從寶寶肚臍的部位鼓出來而造成的
2016-02-21 02: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邱金磊 醫師
莒南縣相溝衛生院
其他
外科
-
你好!“肚臍眼”突出,醫學上稱為“臍疝”,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發育缺陷隨著年齡的增長,腹肌發育,疝孔逐漸縮小,最后閉合,臍疝消失。一般在1~2歲以上,小臍疝(直徑在2厘米以下者),可請小兒外科采用保守療法,用膠布粘貼,每1~2周更換一次。
2016-02-20 21: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臍疝? 發生于臍部的腹外疝統稱為臍疝(umbilal hemia),女性多于男性,成人中以肥胖者居多;新生兒比成年人多。嬰兒臍疝多為易復性疝,常干哭鬧、咳嗽、排便或排尿困難時于臍部出現圓形腫塊,安靜、平臥時可消失,很少發生嵌頓,用手指可清楚地捫及臍環的邊緣,并有咳嗽沖擊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