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過抗真菌藥后血小板減少,治療效果不佳怎么辦?
我在前年服用過2盒里素勞抗真菌藥,去年6月份左鼻斷斷續續出血至今,今年3月份血常規檢查血小板檢查53×10^9/L,服用一些抗血小板減少藥:利可君,鯊肝醇,7月檢查血小板:43×10^9/L,平均血小板體積0,血小板壓積0,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0還是沒升上來,不知該怎么辦?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小板減少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藥物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感染、脾功能亢進等。治療效果不佳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可能,并采取相應措施。 1. 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血小板生成減少。需排查近期服用的藥物,必要時調整用藥。 2. 自身免疫性疾?。喝缦到y性紅斑狼瘡等,自身抗體破壞血小板??赏ㄟ^免疫抑制劑治療。 3. 血液系統疾病:像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影響造血干細胞功能。可能需要化療或骨髓移植。 4. 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可能抑制骨髓造血。需積極抗感染治療。 5. 脾功能亢進:脾對血小板的破壞增多。嚴重時可能需要脾切除。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較為復雜,治療效果不佳時應進一步完善檢查,明確病因,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同時,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受傷出血。
2025-01-23 12: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的太多了,例如骨髓生成血小板不足、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酗酒、巨幼細胞貧血、某些骨髓疾病等,所以要去醫院先檢查清楚病因,才可以對因治療,單純的吃什么東西是無濟于事的,只是輔助作用。
2016-02-20 19: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