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反復,原因究竟為何?
兩個月前一次體檢,血常規檢查出血小板減少,月前復查,已經恢復正常為140,半月左右一次偶然的機會又檢查出血小板降至35,在醫院就醫后,服藥一星期,現在復查已恢復至69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通過幾次反復服藥檢查,已經在上升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我想知道我血小板減少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較為復雜,常見的包括免疫因素、感染因素、藥物影響、骨髓造血異常、脾功能亢進等。 1.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等,會產生抗體破壞血小板。 2.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細菌感染,如流感病毒、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可能影響血小板生成。 3. 藥物影響:部分藥物如阿司匹林、肝素、磺胺類藥物等可能抑制血小板生成或導致其破壞增加。 4. 骨髓造血異常: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骨髓造血系統疾病,影響血小板的正常生成。 5. 脾功能亢進:脾臟過度吞噬血小板,導致外周血中血小板數量減少。 總之,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多樣,需要綜合多種檢查和臨床表現來明確診斷。如果出現血小板減少的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全面的檢查和治療。
2025-01-22 02: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