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術后嘔吐腰背疼
我父親去年11月份被查出有胃癌,還好發現的早,醫生說可以通過手術達到恢復的效果,今年一月份就動了手術,但最近發現他會嘔吐,還說腰背很疼,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喆 主任醫師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腦外科)
-
您好,請問您父親當初胃癌手術術后病理所取的活檢淋巴結是否提示有淋巴結的轉移?您父親目前的癥狀不除外殘胃癌或者胃癌的復發以及腹膜后淋巴結轉移。如果真的是這樣,因為腫瘤細胞會牽拉周圍的神經,所以患者就會感覺到疼痛。建議您帶著您的父親完善一個胃鏡檢查或者全腹部的CT,最好是增強CT,明確一下。
2018-11-23 16: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下面簡單介紹下幾種常見的胃癌術后并發癥: (一)胃出血:術后胃出血多為吻合口出血,其原因常為縫合胃壁時未能完全縫閉血管,特別是在全層縫合過淺或不嚴密的情況下,有時胃壁血管向黏膜內出血不宜發現。近年來某些質量稍差的吻合器在手術時己閉合或吻合胃壁,但仍可發生延遲性出血。另外,應激性潰瘍也是術后胃出血的一個常見原因。其所致出血可呈彌漫性,血色常為咖啡色或黯紅色,一般常持續3-5天。 處理措施 1、手術時對吻合及閉合胃壁后不可靠的部位加強縫合數針,往往可減少術后滲血。 2、若滲血較少可應用局部止血藥,也可以用腎上腺素稀釋液注入胃腔,常能奏效。方法為00mI生理鹽水內加腎上腺素8mg,經胃管注入胃內,每次100—200ml,夾閉胃管后15—30分鐘后抽出,可以反復應用,直至抽出液變清亮為止。如出血量超過100mI/h,則考慮出血量較大,需急診手術。 3、若為應激性潰瘍所致出血,服用奧美拉唑、西米替丁及凝血酶原復合物等藥物多可奏效。此外,近年來亦有人使用奧曲肽100mg靜注,或500-1000μg在24小時內以50ug/h的速度維持靜脈滴注等治療應激性潰瘍所致出血。 (二)吻合口瘺 吻合口瘺是胃癌術后較嚴重的并發癥,由于近年來吻合器的應用和手術技巧的提高,其發生率已有所下降。胃癌術后發生吻合口瘺的原因多為組織水腫、營養不良、吻合技術欠缺等。一般來講,發生于術后2-3天的吻合口瘺多為手術技術所致;而發生于7-9天者常是其他綜合因素所致。 處理措施 1、放置引流管:胃癌術后放置引流管不但可排除腹腔內殘液及殘留癌細胞,還可觀察有無出血及瘺的形成。目前臨床上多主張在胃癌術后放置雙套管,若發生吻合口瘺可以通過沖洗及低負壓吸引保持局部清潔,促使漏口愈合。 2、手術治療:吻合口瘺發生后是否行手術治療應根據漏口大小、引流量多少及全身與局部情況而定,其中體溫、脈搏、有無腹痛、白細胞計數常為重要的觀察指標。若上述各項均正常,則可行保守治療;若瘺口大、發生早、引流量多、有腹痛等征象,則應以手術引流為主。 此外,若胃癌術后發生吻合口瘺,無論采用何種方法治療都應維持蛋白量及水、電解質平衡。 (三)腸梗阻:胃癌術后發生的腸梗阻較復雜,包括功能性腸梗阻和機械性腸梗阻。其中發生于胃癌術后10天左右的多為功能性腸梗阻,但也不絕對。 處理措施 1、功能性腸梗阻:經補液及保守治療后可緩解,近來常用泛影葡膠80ml口服,觀察了解排出情況,由于重力的關系,12小時內則可通氣、通便,可見有藥物排出,如不排出則需手術治療。 2、機械性腸梗阻:機械性腸梗阻的治療需視患者具體情況而定。如患者僅表現為腹脹、曖氣、呃逆、嘔吐等,給予保守治療3-4周常可緩解。若患者表現為突發腹痛、嘔吐,腹部出現肌痙攣、壓痛、反跳痛,甚至出現腸管壞死、休克等時,應行急診手術解除梗阻。此外,如為完全性腸梗阻則需手術治療。 (四)胃癱 胃癱是胃癌術后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并且往往手術徹底性越高,其出現的可能性越大,可能與迷走神經切斷及胃張力改變有關。常發生于術后開始進食或飲食結構發生改變時,常有腹脹、胸悶、上腹不適等癥狀。 處理措施 1、藥物治療:胃癱對藥物治療的反應不一,較常用的藥物有紅霉素、新斯的明等。 2、禁食、進行持續胃腸減壓。 3、心理安慰:由于胃癱者常有恐懼、焦慮等現象,患者心理壓力較大,家屬應做好安慰工作,并且醫生也應告知患者病情。幫助患者建立信心。 (五)其他:其他胃癌術后常見并發癥還有反流性食管炎、傾倒綜合征及術后感染等,亦應予以對癥處理。 此外,如胃癌術后配合使用中藥治療如珍香膠囊、華蟾素口服液等不但可有效防止術后的復發轉移,而且中藥通過扶正固本促進患者術后身體機能的恢復,明顯降低胃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2016-02-19 23: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術后要及時服用中藥鞏固療效,藥力直達病灶,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徹底清除肉眼看不到的殘余癌細胞,預防復發擴散,減輕癥狀和痛苦,提高生存質量
2016-02-19 08: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世界上胃癌發病率約17. 6/10萬,據統計占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腫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為2~3:1。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統計,42%的胃癌患者在我國,其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因素有關。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于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于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