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滑膜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疾病,主要由于創傷、感染、免疫等因素引起。膝蓋少量積液可能是滑膜炎的表現之一。針灸作為一種中醫療法,對滑膜炎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但其效果因人而異。治療滑膜炎還需綜合考慮多種方法,如休息、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訓練等。 1. 疾病原理:滑膜炎是指滑膜受到刺激產生炎癥,造成分泌液失調形成積液的一種關節病變。滑膜在關節活動中起潤滑和營養作用,炎癥會影響其正常功能。 2. 針灸作用:針灸通過刺激穴位,調節經絡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和腫脹,促進炎癥吸收。 3. 綜合治療:休息可減少關節活動對滑膜的刺激;藥物治療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能減輕炎癥和疼痛;物理治療如超短波、紅外線等有助于促進積液吸收。 4. 康復訓練:加強股四頭肌力量訓練,增強關節穩定性,預防滑膜炎復發。 5. 日常注意:避免過度勞累和受傷,注意關節保暖。 總之,針灸可以作為滑膜炎治療的一種方法,但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結合其他治療手段,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025-01-21 16: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針灸有活血通絡化瘀止痛等作用,對滑膜炎有作用可以用針灸,結合藥物或者理療治療,效果更好。多休息,避免勞累。受涼
2016-02-19 10: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膝關節滑膜炎,膝關節滑膜是人體關節中面積最廣、最復雜的,也是形成最大的滑膜腔,由于膝關節負重大,運動多,最易受到損傷。滑膜主要分布關節周圍。于關節腔相通,分泌潤滑液潤滑關節。在受各種病因(如骨質增生、關節炎、關節結核、風濕病等和創傷性外傷、骨傷、關節內損傷、周圍軟組織損傷、手術等)刺激或直接刺激滑膜損傷產生炎癥反應,而滑膜對炎癥的刺激的反應是分泌滲液。產生疼痛,嚴格地講,只要關節內有滲出積液,就證明滑膜炎癥存在,其主要表現關節充血腫脹,疼痛,滲出增多,關節積液,活動下蹲困難,功能受限。滑膜炎是由于微循環不暢造成的無菌性炎癥,主要癥狀是產生積液,關節滑膜是包繞在關節周圍的一層膜性組織,它不僅是一層保護關節的組織,而且還會產生關節液,為關節的活動提供"潤滑液"。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是一個"動態平衡",當出現對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時,由于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被打破,關節液的產生大于重吸收,便會出現"關節積水"。所以治療滑膜炎主要是調理微循環系統,只要微循環暢通了,積水也就循環消失了,同樣炎癥也就解除了,積水期間盡量不要勞累,減少抽液注射的頻率,過多的抽水注射會刺激滑膜下結締組織組纖維增生,以及滑膜組織老化等,使滑膜組織再生與修復能力顯著降低,再治療就比較麻煩。建議中醫治療,中醫的療法是以舒筋活血,促進微循環流暢為主,可用中醫膏藥(保和堂徐記膏藥)貼敷,由于膏藥用于肌表薄貼。因此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貼于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滑膜炎因微循環暢通滑囊內積水可循環消失,使之重歸于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而徹底康復。不明之處可隨時聯系.祝早日康復!
2016-02-19 03: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我也得過滑膜炎有積水,我用的方法是白芷(賣大料的地方都有)磨成粉然后用黃酒調好,敷在上面,但是用時少走動,最好是不要用到那條腿,我當時很嚴重一個月最少腫七天,所以用的久一點,快半個月,感覺沒有積水了就不用用了,當時還吃了一些中藥,現在兩年多了沒有在犯過了,這個方法也是網上的告訴的所以我特關注這個問題,因去醫院白浪費我大幾千
2016-02-18 20: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可以針炙的,平時要注意腿部的防寒保暖,注意休息。祝早日康復.
2016-02-18 18: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內病外治”的醫術。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