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學華 醫師
山東冠縣清泉街道辦事處申尹莊衛生室
一級
內科
-
頸動脈斑塊的治療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預、控制危險因素、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戒煙限酒,吸煙和過量飲酒會加重血管損害。規律運動,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合理飲食,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增加蔬菜水果攝入。 2.控制危險因素:積極控制血壓,如氨氯地平、纈沙坦等可用于降壓;控制血糖,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可用于控制血糖;調節血脂,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是常用的降脂藥。 3.藥物治療:除了他汀類藥物降脂穩定斑塊外,還可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預防血栓形成。 4.手術治療:對于頸動脈狹窄嚴重者,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可直接去除斑塊;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可改善血管狹窄情況。 5.定期復查:定期進行頸動脈超聲等檢查,監測斑塊變化情況。 頸動脈斑塊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段,并且在使用藥物時要遵醫囑。
2025-01-21 18: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臨床上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來確定是不是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目前認為正常IMT值應小于1.0毫米,IMT在1.0至1.2毫米之間為內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間為斑塊形成,IMT大于1.4毫米為頸動脈狹窄。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均可導致頸動脈斑塊形成,如年齡、性別、家族中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高總膽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癥、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如果存在以上多項危險因素,出現頸動脈斑塊的幾率會明顯增加。藥物治療: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可選擇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亦可使用控制和減緩頸動脈斑塊進展的藥物,目前經臨床研究證實有效的藥物有他汀類降脂藥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普羅補考和葉酸等。定期體檢:定時查體可觀察斑塊的大小和性質,并及時咨詢神經內科醫師,調整藥物,以控制病情發展。祝你健康
2016-02-18 18: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治療頸動脈斑塊,應該限制高膽固醇、高脂肪飲食的攝入量,以減少脂類物質在血管內沉積。如限制肥肉、豬油、蛋黃、魚子及動物臟等食物攝入。避免高糖飲食,因高糖飲食同樣會引起脂肪代謝紊亂。戒煙忌酒。控制鹽分的攝取量,少放鹽,少吃咸菜。目前臨床上物理加中醫治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患者不妨多加了解一下。
2016-02-18 11:1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般治療應注意勞逸結合,生活有規律、避免情緒激動和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2.飲食治療控制動物脂肪、高膽固醇攝入,如限制蛋黃、肥肉、動物內臟等,避免高糖飲食,多食蔬菜、水果及海帶,控制體重,最好戒煙、戒酒。3.藥物治療改善腦的血液循環藥如維生素E、銀杏葉制劑和許多中成藥等;降低血脂藥如亞油酸制劑;活化神經細胞藥如益智康腦丸等。
2016-02-18 1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