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家庭變故后食欲不振、自言自語等是患精神病嗎?
北京精神病中醫院、北京精神病中醫院最近發現班上有個孩子經常食欲不振,自言自語,還喜歡莫名奇妙地發脾氣,總是在班級惹麻煩;直到近期我從他父母那了解到,這個孩子是因為家庭變故后變成這樣的。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問這個孩子是不是患了精神病?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僅根據這些表現不能判定孩子患精神病,可能與心理應激、營養缺乏、神經發育、內分泌失調、遺傳因素等有關。 1.心理應激:家庭變故對孩子是重大心理創傷,可能導致心理應激反應,出現情緒和行為異常,但這不一定是精神病。 2.營養缺乏:食欲不振可能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影響大腦功能,引起情緒波動、注意力不集中等類似癥狀。 3.神經發育:孩子處于神經發育階段,家庭變故的壓力可能干擾正常神經發育進程,出現異常表現。 4.內分泌失調:心理壓力可影響內分泌系統,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等,也可能導致情緒、行為和食欲的改變。 5.遺傳因素:若家族中有精神類疾病遺傳史,孩子可能有更高的患病風險,但目前這些表現不能確診。 綜上所述,不能僅憑這些表現就認定孩子患精神病,需要進一步全面評估,如進行心理評估、身體檢查等,以明確原因。
2025-01-22 06: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北京市精神病的醫院精神病是精神疾病中發病率高的疾病,像心理、環境、性格等都實引發精神病的因素,精神病的危害特別大,除了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還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家庭和諧。北京市精神病院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要正確處理學習、工作、戀愛、婚姻、家庭及鄰居關系,碰到問題正確對待,冷靜的處理,不感情用事,遇到難解決或想不通的矛盾,可找領導、好友或親屬幫助,爭取矛盾妥善的解決,及時的緩解苦悶,盡快消除煩惱,不要遇事苦思冥想、不要整日憂愁叢生。要不悔恨,不嫉妒、想的高、看的遠、以免精神遭受創傷。工作勞動之余,在工作勞動之余可以多看一些書,多了解科學知識,不要相信封建迷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適當參加文體活動,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不賭博、不看黃色小說,遵紀守法。這樣才能心情舒適、胸懷寬廣,增強軀體和精神的免疫力。
2016-02-18 16: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