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歲自初三起出現緊張時身體抖動,如何應對?
我把我的情況大致說下吧,我今年28歲,自從初三開始就開始了我的噩夢,記得有一次在英語課上回答問題,聲音發抖,像哭的一樣,而且手抖,特別是左手,然后后來就一直是這樣了.初三之前一直都很正常的,我也不是那種內向的人,算比較開朗,以前還經常上臺表演和公開表演相聲等,但是就是在初三可能是壓力太大的緣故吧,緊接著就是拍證件照,要盯著相機的時候,總感覺莫名的緊張,后腦勺和頸部之間的神經拉的很緊,然后頭也不自覺的開始痙攣式的抖動,也就是不能正視相機.由于平常很正常,課后和同學聊天也很愉快,也不失眠,所以一直沒有去醫院查過,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一直避免當眾說話,避免其他人的眼光都看注視我的狀況.接著到了工作后,隨著開會等越來越多,有想法但是輪到自己發言就很緊張,特別是挨個發言,快輪到自己時,心跳加快而且不管準備的多么充分就是感覺心虛(像掉進一個無底深淵),手腳發軟發抖,滿頭大汗,頭腦一片空白,聲音發抖,越是和領導一起開會越嚴重,左手端水杯時手抖的把水都能濺出來.自從初三開始就開始了我的噩夢,記得有一次在英語課上回答問題,聲音發抖,像哭的一樣,可能也是性格上比較膽小吧!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28 歲患者自初三起,在特定情境如課堂回答問題、拍照、開會發言時出現緊張,伴隨身體抖動、心跳加快、滿頭大汗等癥狀。可能與心理因素、神經調節、激素變化、生活習慣、遺傳因素有關。 1.心理因素:初三時的壓力事件可能導致心理陰影,后續類似場景易引發緊張情緒。長期的心理緊張可能形成條件反射。 2.神經調節: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在緊張時失衡,可能導致肌肉不自主收縮和抖動。 3.激素變化:緊張時體內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影響身體機能。 4.生活習慣:長期缺乏運動、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等,可能使身體和心理的抗壓能力下降。 5.遺傳因素:部分人可能存在遺傳易感性,在面對壓力時更易出現此類癥狀。 綜上所述,患者的情況較為復雜。建議先嘗試通過自我調節,如規律作息、適度運動、放松訓練等改善。如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20 12: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位朋友這是心理問題不是生理問題可以多練一下有機會就多發發言時間長了就熟能生巧了.
2016-02-17 18: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朋友你好這種情況完全是你的心理作用,你應該自信點,多照鏡子,對著鏡子夸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其實克服緊張很簡單,在見到令你興奮的事物時盡量保持心情平靜如水就行了,再就是平時多結交些新朋友,多參加些社交活動,多和陌生人交流等.祝你健康.提問人的追問2010-1-2520:20:38謝謝馬主任,見到興奮地事物保持心情平靜如水,這個好像很難做到.也同樣到了那個場合自然就怯場一樣.
2016-02-17 16: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