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歲男性長期多夢是否為神經衰弱及治療方法
各位醫生:我姓賀,男,今年26歲,我自從有記憶開始就有這樣一個問題困擾我:每天晚上老是愛做夢,而且是從睡著開始做,一直到睡醒為止,做完一個又一個,早上起床后感覺一個晚上沒睡覺一樣,但是工作起來也不會覺得很累,我想請問我的這個癥狀是否就是“精神衰弱”,有沒有好的藥方可以治療?我很羨慕那些晚上不做夢的人。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長期多夢不一定是神經衰弱,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精神壓力、不良生活習慣、環境因素、疾病影響等。 1. 精神壓力:現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學習等方面的壓力可能導致大腦持續處于興奮狀態,從而引起多夢。應學會放松,如通過冥想、瑜伽等方式緩解壓力。 2. 不良生活習慣:睡前過度使用電子設備、熬夜、睡前劇烈運動等,會影響睡眠質量,導致多夢。要養成良好的睡前習慣,睡前半小時避免使用電子設備,保持規律作息。 3. 環境因素:睡眠環境嘈雜、溫度不適、床鋪不舒適等,都可能影響睡眠,造成多夢。改善睡眠環境,保持安靜、舒適的臥室條件。 4. 疾病影響:某些疾病如焦慮癥、抑郁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等,也可能出現多夢癥狀。若懷疑有疾病,需及時就醫診斷。 5. 飲食因素:晚餐過飽、進食辛辣刺激食物或含咖啡因的飲料,可能導致腸胃不適,影響睡眠,引起多夢。注意飲食規律,晚餐適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飲品。 長期多夢會影響生活質量,建議先嘗試調整生活方式。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1-20 14: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精神緊張,興奮,抑郁,恐懼,焦慮,煩悶等精神因素常可引起失眠;工作和學習壓力過重,環境改變,噪音,光和空氣污染等社會環境因素是另一重要原因;晚餐過飽,睡前飲茶和咖啡這些不良生活習慣也會造成失眠.失眠的預防與保健主要應做好以下幾方面:①以清淡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飲食為宜.②參加氣功,太極拳等強調精神力鍛煉的運動,提高神經的調節能力.③生活有規律,定時上床,晚餐不宜過飽,睡前不飲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飲料.④眠納多寧,卵磷脂等保健食品,有很好的調節神經功能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
2016-02-17 14: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考慮是神經衰弱引起,建議口服健腦補腎丸和谷維素治療看看,如果不輕建議看神經內科,檢查一下,確診病因針對病因治療,不要盲目用藥,飲食注意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飲食,戒煙戒酒,忌食生冷辣性食物即可.
2016-02-17 11: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考慮是神經衰弱,建議服用健腦補腎丸和谷維素.還要注意這幾方面:1應保持樂觀,豁達的性情,大多數癥狀會逐漸消失.2積極參加體育活動,不僅能增強體質,控制體重,而且還可以改善呼吸功能,使人體供氧充足,進而使病人精神飽滿,頭腦清楚.反復的肌肉活動,還可使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的調節能力更為完善,對失眠,精神抑郁等也有良好的治療作用3合理安排飲食,要適當控制進食量,少食過甜和含脂肪高的食品,以防肥胖.同時,應多食高蛋白的食物,如魚,瘦肉,豆制品,花生,多吃含鈣較高的食物,如牛奶,乳制品,小魚,蝦,蟹和蛋類,以增加人體含鈣量,防止出現骨質疏松癥,多吃含纖維素高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蕉,梨,芹菜,菲菜,白菜,以促進腸蠕動,防止便秘.4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處于更年期的病人,容易疲勞,夜睡欠安,如果休息不好,生活不規律,可以加重病情.
2016-02-17 07:0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整夜做夢”者,為了緩解癥狀;改善睡眠效果,雖可服用一些安眠藥,以減少“有夢睡眠”,增加“無夢睡眠”的深度。但這只能作為暫時的對癥治療,治標治不了本。如果長時間用藥來剝奪“有夢睡眠”,還會產生“做夢的壓力”,一旦停藥就會出現“反跳現象”,結果做夢的內容和時間反而比服藥前明顯增加,以致病人不敢停藥,害怕停藥會帶來更大痛苦。如果不停藥,長期服下去又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所以,服用安眠藥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 治療的根本方法,就是解除引起睡眠不良的心理因素。如果病人通過心理治療和具體的指導,采取正確的方法和態度去面對心理上的困難,并逐步地解決現實的困難矛盾,令人痛苦的夢就會減少,睡眠也能恢復正常,與此并存的許多其他癥狀也隨之消失。總之,煩惱的心理因素沒有了,由其引起的一系列反應也就消失了。
2016-02-16 22:5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