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術后化療后大便不盡如何改善
直腸癌左右直腸癌左右直腸癌治療后,大便不盡(不便血,也不拉肚子,只是想拉),大概半小時一次,制止不住.請問有什么辦法可以好點啊?病史:7月30日做的手術,前幾天剛結束第二次化療.大便常規檢查沒有問題,好像是術后引起的現象,人整天都沒有精神,大便不盡(不便血,也不拉肚子,只是想拉),大概半小時一次,制止不住.請問有什么辦法可以好點啊?病史:7月30日做的手術,前幾天剛結束第二次化療.大便常規檢查沒有問題,好像是術后引起的現象,人整天都沒有精神有沒有什么藥物可以制止住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直腸癌術后化療出現大便不盡,可能與手術創傷、腸道功能紊亂、化療副作用、精神心理因素、飲食不當等有關。 1. 手術創傷:手術可能損傷腸道神經和肌肉,影響腸道蠕動和排便控制。這種情況通常會隨著身體的恢復逐漸改善,可適當進行腹部按摩促進腸道蠕動。 2. 腸道功能紊亂:術后腸道菌群失調、腸道蠕動節律異常等。可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等。 3. 化療副作用:化療藥物可能導致腸道黏膜損傷和炎癥。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保護腸道黏膜的藥物,如蒙脫石散。 4. 精神心理因素: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可能加重癥狀。需保持良好心態,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5. 飲食不當:食用過多辛辣、油膩食物或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應調整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吃蔬菜、水果。 直腸癌術后化療后大便不盡的情況較為常見,患者應積極與醫生溝通,采取綜合措施進行調理。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2025-01-20 19: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遺傳因素遺傳因素是直腸癌的發病原因之一,在直腸癌患者家族中,大約1/4的新發病人有直腸癌腫的家族史,親屬得過直腸癌,其后代在一生中患此病比普通人群要多,細胞遺傳基因發生改變,造成腫瘤遺傳特性的惡性不良性細胞,形成了惡性腫瘤的家族性。直腸癌病因三:直腸息肉直腸息肉是直腸癌發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直腸不良息肉是癌前病變的主要誘因,尤其是家族性多發性腺瘤息肉病,癌變的機率比較大。乳頭狀腺瘤性息肉癌變其中以絨毛樣腺瘤樣息肉癌變率為25%左右;管狀腺瘤樣息肉惡變相比較也不少見。直腸癌病因四:慢性炎癥腸病長期的慢性炎癥可能是引起直腸癌的要素之一。慢性的炎癥刺激,可引起直腸癌的發生,如慢性細菌感染血吸蟲病、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憩室炎、慢性菌痢等,使得粘膜發生肉芽腫可通過肉芽腫,炎性和假性息肉階段而發生癌變。
2016-02-17 04: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這種情況要慢慢改善,不能過急,必要時采用針炙和中藥調理一下
2016-02-17 03: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1、飲食調整①減少能量攝入:能量攝入與結直腸癌發生有關。大部分的研究表明,總的能量攝入與結直腸癌危險性有關系,無論攝入的能量是蛋白質、脂肪還是碳水化合物。減少能量的攝入有可能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②減少脂肪與紅肉攝入:結直腸癌的發生與動物脂肪和肉類密切相關,有研究表明高脂攝入者結直腸癌發生風險是低脂者的3.26倍。而肉類中攝入紅肉是結直腸癌發生的一個強的危險因素。減少食物中脂肪的含量,特別是盡量少吃煎烤后的棕色肉類,有助于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機會。③增加水果、蔬菜和膳食纖維:纖維素能增加糞便量,稀釋結腸內的致癌劑,吸附膽汁酸鹽,從而能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流行病學資料表明,最高果蔬攝入者結直腸癌發生風險僅為最低者的一半。因此在平時的飲食,應該盡量多攝入蔬菜、水果、纖維素,合理飲食,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④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有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A、C、E能使腺瘤患者的結腸上皮過度增生轉化為正常,但目前資料并不支持用抗氧化維生素來預防結直腸癌。葉酸能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病,但具體機制尚不清楚。另有研究發現,增加鈣和鎂的攝入可能能降低結直腸癌發病率,但目前研究還不甚詳細。⑤膳食抗致癌原:膳食中的大蒜、洋蔥、韭菜、蔥中含有的硫醚;柑桔類含有的萜;葡萄、草莓、蘋果中含有的植物酚以及胡蘿卜、薯蕷類,西瓜中含有的胡蘿卜素,都被認為是能夠抑制突變,具有抗癌作用。尤其是大蒜,有研究表明,大蒜是具有最強保護作用而使人們免患遠端結腸癌的蔬菜。2、改變生活習慣①運動: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體力活動過少是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減肥和鍛煉能起到預防結直腸癌的作用。②戒酒和戒煙3、藥物許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者,結直腸癌發病率降低。但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的用量、用藥時間、長期應用所致的副作用也有待于進一步研究。4、治療癌前病變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有結直腸癌或腺瘤的個人或家族史者,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增高,通過普查與隨訪,盡早切除腺瘤,治療結腸炎,
2016-02-17 03: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直腸癌病因一:飲食因素高脂肪如肉食品,高蛋白質食物和低纖維飲食如:淀粉、土豆、胡蘿卜等與直腸癌的發生機理有著十分重要的關系,高脂肪食譜不但可刺激膽汁分泌增加,而且可促進肝中膽固醇和石膽酸的合成,因而在腸腔內增加,在結腸細菌的作用下使之轉變成膽固醇代謝物和此膽酸有致癌的作用低纖維食物不吸收水分,減少了大便次數,增加了廢物在腸道的留宿,延長了糞便在大腸的停留時間增加了致癌物質與大腸粘膜的長期接觸,因而成了直腸癌的發病原因之一。高脂肪和低纖維兩者都是致癌物質或輔癌物質,因此增加直腸癌的發生。
2016-02-17 02: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