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新生胎兒黃疸偏高可能由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膽汁排泄障礙、母乳喂養、感染等因素造成。 1.膽紅素生成過多:胎兒紅細胞數量較多且壽命短,破壞后產生大量膽紅素。 2.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肝臟功能不成熟,攝取和結合膽紅素的能力不足。 3.膽汁排泄障礙:膽管發育異常,膽汁排泄不暢,膽紅素反流。 4.母乳喂養:母乳中某些成分影響膽紅素代謝。 5.感染:如新生兒敗血癥等感染性疾病,可導致紅細胞破壞增多,膽紅素生成增加。 6.其他因素:新生兒溶血病、頭顱血腫、紅細胞增多癥等也可能引起黃疸偏高。 總之,新生胎兒黃疸偏高的原因較為復雜。一旦發現黃疸偏高,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
2025-01-17 07: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后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若生后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復出現或生后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的治療:1.藍光照射2.用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劑量:5----6mg/kg/日光照治療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療3.中藥清熱利濕、調氣活血、健脾化濕,利膽退黃。
2016-02-17 00: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病情分析:黃疸是因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皮膚及鞏膜黃染。新生兒膽紅素代謝具有一些特點,概括地說新生兒膽紅素形成相對較多,而對膽紅素的代謝、排泄功能又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后一定時期里會發生生理性黃疸,有病時亦容易出現黃疸。生理性黃疸的特點:(1)在生后2~3天起出現并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4)小兒體溫正常,食欲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兒發生病理性黃疸。有下列表現之一時常揭示黃疸為病理性:(1)黃疸出現得早,生后24小時內即出黃疸;(2)黃疸程度重,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3)黃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減輕后又加深;(4)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5)有體溫不正常、食欲不佳、嘔吐等表現者。有病理性黃疸時應引起重視,因為它常是疾病的一種表現,應尋找病因。此外未結合膽紅素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會通過血腦屏障損害腦細腦(常稱核黃疸),引起死亡或有腦性癱瘓、智能障礙等后遺癥。所以一旦懷疑小兒有病理性黃疸,應立即就診。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1.細胞破壞增多:常見因母親與胎兒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或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后者在我國廣東、廣西、四川等省較多見。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癥、頭顱血腫或其他部位出血亦使紅細胞破壞增加,引起黃疸。2.感染:有一些細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黃疸。感染可發生在宮內或出生后。敗血癥、泌尿道感染時黃疸發生率較高。3.出生時窒息、缺氧或生后胎糞排出延遲者,黃疸往往較深。4.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克汀病)患兒的黃疸消退常延遲。5.母乳性黃疸:頰寄溉槲寡?.5~1%,目前認為這類母乳中含有一種物質,對膽紅素的結合過程有抑制作用,并能促進膽紅素自腸道吸收。其表現為生理性黃疸遲遲不退,在第2周末黃疸反達高峰,歷時1~2個月才退清。雖然黃疸較深而持久,但小兒并無其他異常,如暫停母乳2—3天,黃疸會明顯減輕,再哺母乳,黃疸可有些加深但不會達到原先的程度。母乳性黃疸不會造成不良后果,診斷明確后不要終止母乳喂養。生理性黃疸一般毋需處理。生后較早地開始進食可以使胎糞較早排出,而且建立腸道的正常菌群,從而減少膽紅素自腸道吸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黃疸。新生兒有黃疸時要避免使用磺胺藥、阿斯匹林和含苯鈉酸鈉的藥物,因這些藥物有利于核黃疸的發生。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時很多具有氧化作用的藥物(如維生素K3、K4,磺胺類,呋喃類)不能使用。病理性黃疸者應送醫院診治,除了治療基本疾病外,尚可選用照療法、中藥、口服魯米那及可那明或換血療法,以降低血清膽紅素的濃度,治療方法由醫生來定。
2016-02-16 23: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黃疸是嬰兒出生后常見的癥狀,主要分為生理性黃疸及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現,4-5天達到高峰期,7-10天可恢復正常。病理性黃疸在嬰兒出生后隨時出現,持續時間長,危害很大,因為游離膽紅素脂溶性強,能通過血腦屏障侵入腦組織,引起膽紅素腦病,使腦的基底核‘黃染’。嬰兒表現為食欲差、尖叫甚至四肢抽搐,嚴重時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另外現在母乳性黃疸病例有所增加。這可能由于母親體內孕激素增高,抑制肝內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從而引起黃疸。此時一般要暫停哺乳,等孕激素下降后在視情況而定。
2016-02-16 20: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一般兩周就能消退,時間超過兩周說明是病理的.約有1%孩子是母乳性黃疸,要求多喂水,曬太陽,或是去醫院照藍光燈.如果是感染性或是膽道疾病需到兒科檢查治療.
2016-02-16 1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