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醫認為氣虛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如先天不足、勞累過度、飲食失調、久病傷氣、情志不暢等。 1.先天不足:部分人生來體質較弱,元氣虧虛。這可能源于父母體質不佳或孕期調養不當。 2.勞累過度: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過度消耗身體能量,使氣受損。 3.飲食失調:飲食不規律,偏好生冷、油膩食物,或過度節食,都可能損傷脾胃,影響氣的生成。 4.久病傷氣:長期患病,正氣不斷被消耗,導致氣虛。 5.情志不暢:長期處于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中,影響臟腑功能,進而導致氣的運行失常。 總之,氣虛的原因較為復雜,治療效果不佳可能是未找準根本原因或治療方法不恰當。建議到正規醫院,由專業中醫進行綜合診斷和調理。
2025-01-20 01: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您好:根據描述中醫認為屬于脾虛濕困癥型。這是因為脾主運化,運化水谷精微,當脾胃中氣不足時,運化能力減弱,水濕停聚中焦,向上熏蒸,表現于舌,故見舌頭肥大,由于舌肥大長期受限于牙齒,容易形成鋸齒狀,前部中央有兩條對稱的細溝,也是由于脾氣虛,血無法滋潤于舌而出現的。
2016-02-16 07: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