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骨折后出現關節炎如何應對?
2006.5.21受傷,腳后跟骨折,現在不敢走路,查骨頭已長得可以了,到醫院說是關節炎,請問專家,該如何治療,能不能治愈,得多長時間?還有就是在生活中應注意什么,比如飲食等等,能否進行走路鍛煉?謝謝第一次問題補充: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現在已有110天了,可以慢慢的走路,很慢,腳有脹疼的感覺,醫生說是關節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在80天的時候又摔了一下,當時拍片子沒傷著骨頭,在此之前,腳前部可以著地,能吃勁,后來就不行了。如果是關節炎的原因,用什么藥,或者采取什么措施可以盡快治療呢?能否喝點酒,或者用酒精搓腳呢?多進行走步鍛煉可以嗎?其它:平時生活中應注意什么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蒙興文 主任醫師
成都風濕醫院
風濕免疫二科
-
創傷性關節炎又稱外傷性關節炎、損傷性骨關節炎,它是由創傷引起的以關節軟骨的退化變性和繼發的軟骨增生、骨化為主要病理變化,以關節疼痛、活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任何年齡組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多見,多發于創傷后、承重失衡及活動負重過度的關節。
2016-06-14 16: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腳后跟骨折后出現關節炎,可能與受傷、恢復不良、再次受傷、炎癥反應、個體差異等有關。治療需綜合考慮,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生活調理等。 1.受傷因素:骨折時損傷關節面,導致關節不平整,易引發關節炎。治療重點在于改善關節功能,可通過康復訓練來增強關節周圍肌肉力量。 2.恢復不良:骨折愈合過程中,若未遵循醫囑進行休養和鍛煉,可能影響關節恢復。此時應調整生活方式,避免過度負重。 3.再次受傷:如 80 天左右的再次摔倒,可能加重關節損傷。需注意休息,避免再次受傷。 4.炎癥反應:關節內炎癥刺激會導致關節炎??墒褂梅晴摅w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美洛昔康等緩解疼痛和炎癥。 5.個體差異:每個人的身體恢復能力不同。部分人可能因自身關節結構特點或代謝問題,更易出現關節炎。治療時要考慮個體情況,必要時可采用關節腔內注射藥物,如玻璃酸鈉。 總之,腳后跟骨折后關節炎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在治療過程中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受傷。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
2025-01-17 04: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是藥三分毒”,我來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療“關節炎、肩周炎(包括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秘方:1)取中藥草老鼠耳50克,豬蹄1只,劈開切塊,加水和油鹽調料一起燉熟,1日分2次吃蹄喝湯,連用1周。2)用食用粗鹽500克,炒熱后加艾葉25克,用布包好敷患處至鹽涼,1日1次,連用5--0天。注:鹽可每天反復使用。3)取鮮韭菜數根,放手掌搓出汁擦患部,間隔1小時擦一次,連續10日即愈。擦時不可性急,循序漸進。此方已治愈數人。4)用蜜蜂蜇關節部位,每次蜇2--3針,隔2天蜇1次,輕者一般3次即可。5)取新鮮的桑葉適量,用水洗凈,放籠內蒸熟,涼干,平時用開水泡當茶飲。6)用蒼術50克,黃柏40克,苡米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各1次。用于關節炎紅腫疼痛,或膝關節滲水(滑囊炎)。7)取桑樹枝、楊樹枝、松樹枝、柳樹枝、國槐枝各100克,加適量水煎煮,即成“五枝湯”。每日1劑,分2次至3次服,連服3劑。8)用雞屎白、麥麩各250克。共入鍋內慢火炒熱,加入適量酒精,混勻后用布包好,趁熱敷患處,熱散后取下。次日可再炒熱后加酒精使用,連用4--5次后棄之。每日1次,7--10天為1療程。本方對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及肩周炎均有效。9)取黃蒿籽放在鍋里炒熱,裝在袋內敷于患處,每日1次,直至痊愈。10)用食用粗鹽500克,于鐵鍋內炒熱,加艾葉25克,用布袋包裹局部熱敷(可反復使用),可達到解除或緩解疼痛的目的。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2-16 12: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我診斷是創傷性膝關節炎,請問有沒有關節疼痛、壓痛、強響、關節積液、活動受限、關節畸形等情況?膝關節有沒有腫脹?上下樓梯有沒有疼痛?下蹲動作怎么樣?您可以考慮中醫正骨手法治療,配合中藥外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兩個療程可以治愈。費用不到三千,無需手術,無需吃藥,安全無創傷。王明杰,湖北十堰人,中醫骨傷科主治醫師、廣西中醫藥大學講師,廣西針刀醫學會常務委員、秘書,世界手法醫學聯合會常務理事、國際中醫藥學院專職講師,師承全國名老中醫骨傷科專家韋貴康教授及廣西名中醫周學龍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骨關節及脊柱損傷性疾病,主要擅長以正骨及微創治療脊柱及骨關節損傷性疾病,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膝骨性關節炎、肩周炎、各種腱鞘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等;針刀治療各種痛癥;微創治療“三癱”疾病(中風偏癱、小兒腦癱、截癱)及其康復鍛煉。
2016-02-16 08: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