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膝關節疼痛,下蹲站立困難,如何有效治療?
歲陰、冷天膝關節疼痛;過度體力勞動后膝關節疼痛;長久下蹲后站立困難。目的:想得到有效治療,最大程度地緩解病人痛苦。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30天目前一般情況:膝關節有點僵硬病史:10-15年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沒有做過系統的正規的治療,一般只是服用相關藥物,緩解癥狀。效果不理想。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小名 住院醫師
家庭醫生診所
其他
內科
-
膝關節疼痛、僵硬,下蹲后站立困難,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關節退變、損傷、炎癥、免疫因素等。治療需綜合考慮,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關節退變: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軟骨磨損,骨質增生,導致疼痛和活動受限。可服用氨基葡萄糖膠囊促進軟骨修復,補充鈣劑增強骨骼強度。 2.關節損傷:過度體力勞動或外傷可能造成半月板、韌帶損傷。輕度損傷以休息、理療為主,嚴重時可能需手術治療。 3.炎癥:如滑膜炎,會引起關節積液、疼痛。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膠囊緩解疼痛和炎癥。 4.免疫因素: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免疫系統疾病也會累及膝關節。需使用抗風濕藥物,如甲氨蝶呤片。 5.生活方式:避免長時間下蹲、負重,注意膝關節保暖,適當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對膝關節壓力較小的運動。 膝關節疼痛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以緩解疼痛,改善關節功能。
2025-01-19 18:0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風濕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疾病,其中多數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多較隱蔽而緩慢,病程較長,且大多具有遺傳傾向。診斷及治療均有一定難度,大部分風濕性疾病目前還不能根治,因此要爭取病人的合作,長期堅持治療。治療的方法包括藥物,理療,休息及鍛練,矯形及手術。
2016-02-16 11: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風濕病,也不管風濕病的癥狀在初期是輕還是重,在發現病情后且被醫院確診后,首先應意識到其后期的危險性,從思想上引起重視,然后進行專業系統的治療.在對多位風濕病患者進行調查后發現,國內風濕病專業的普及程度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要,尤其是基層,風濕病的誤診,誤治,亂用藥現象比較突出,因為風濕病的最佳治療時期是3個月的窗口期,所以患者在生病后尤其在風濕病初期階段,最好到知名的專科醫院就診,這不僅僅因為專科醫院的設備全、專家多,更因為專科醫院往往掌握有國內甚至國外最最先進的理論知識及療法,同時在風濕病的預防及康復護理方面具有大的綜合醫院無法比擬的專業性,不管是專家還是大夫、護士都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另外關于風濕病的治療費用,專科醫院較綜合醫院也低的多,往往成為廣大風濕病患者就診的首選.
2016-02-15 19: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風濕性關節炎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典型表現是輕度或中度發熱,游走性多關節炎,受累關節多為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常見由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劇痛,部分病人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典型的病人僅有關節疼痛而無其他炎癥表現,急性炎癥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遺癥,但常反復發作.若風濕活動影響心臟,則可發生心肌炎,甚至遺留心臟瓣膜病變.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根據癥狀、流行病學及免疫學的資計分析,認為與人體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密切相關,目前注意到病毒感染與本病也有一定關系.本病診斷主要依據發病前1-4周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史,急性游走性大關節炎,常伴有風濕熱的其他表現如心肌炎、環形紅斑、皮下結節等,血清中抗鏈球菌溶血素“0”凝集效價明顯升高,咽拭培養陽性和血白細胞增多等.現代醫學對本病主要采用青霉素控制鏈球茵感染,水楊酸制劑解熱消炎止痛改善癥狀,合并有心肌炎者考慮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本病屬中醫“痹證”范疇.中醫學認為居處潮濕,觸冒風雨等是產生痹證的外來條件;素體虛弱,氣血不足,腠理不密是產生痹證的內在因素.風寒熱濕之邪乘虛入侵,留滯經絡肌肉關節,氣血閉阻不通,從而產生肢節酸麻疼痛、屈伸不利諸癥,若以熱盛或濕熱蘊蒸為主,則見關節紅、腫、熱、痛;若寒濕偏盛則關節冷痛,遇寒痛增;若久病不愈,還可出現氣血不足,肝腎虧損或病邪深入內臟等變化.
2016-02-15 18: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