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大便稀、小便次數多、右上腹夜間疼痛,中醫診斷為脾腎氣虛,可能與飲食、生活習慣、疾病、體質、情志等有關。 1.飲食: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如過多食用生冷、油膩食物,會影響脾胃功能。應保持飲食清淡、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 2.生活習慣:長期熬夜、缺乏運動等,易導致身體機能失調。規律作息,適度運動,增強體質。 3.疾病:膽囊炎、結腸炎等疾病可能引起這些癥狀。需就醫檢查明確診斷,針對性治療。 4.體質:先天體質較弱或后天調養不當,使得脾腎氣虛。可通過食療,如食用山藥、芡實等健脾補腎的食物。 5.情志:壓力大、焦慮等不良情緒,影響臟腑功能。保持心情舒暢,學會調節情緒。 出現這些癥狀應引起重視,綜合調理。若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務必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遵醫囑治療。
2025-01-19 17:4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他們濕熱偏重不同.雖然脾胃濕熱與肝膽濕熱之病因均為濕熱,但濕熱偏重不同.脾胃濕熱濕重于熱,濕的表現如肢體困重,納呆,腹脹,大便溏瀉表現明顯.熱的表現相對較輕.肝膽濕熱熱重于濕.熱的表現如身熱,口干,口苦,大便干結.小便短赤的表現明顯,而濕的表現相對較輕.肝膽濕熱因濕熱郁結肝膽,疏泄失職,肝氣郁滯,不通則痛,故脅肋部脹痛不適,而脾胃濕熱為脘悶腹痛癥狀,無脅肋脹痛的癥狀.且肝膽濕熱有濕熱下注的癥狀,如陰囊濕疹,潮濕,睪丸腫脹,墜痛.或帶下黃臭,外陰瘙癢等癥狀.脾胃濕熱則無這些濕熱下注的癥狀.從治療脾胃濕熱與肝膽濕熱的療程來看,脾胃濕熱的療程較長.愈后較少復發.肝膽濕熱雖療程較短,但屢有發作.因脾胃濕熱濕大于熱,濕邪致病的特點是病程較長,故纏綿難愈.
2016-02-16 04: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首先歸屬臟腑不同.脾胃濕熱在脾胃,表現有脘腹痞滿,體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熱口苦,渴不多飲,尿少而黃,甚至面目皮膚發黃如橘子色,舌苔黃膩,脈濡數.治以清熱利濕為主.用平胃散和黃芩湯加減治療.肝膽濕熱在肝膽,表現脅肋脹痛灼熱,腹脹厭食,口苦泛惡,小便短赤或黃,大便不調,或身目發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等.治宜清利肝膽濕熱.用龍膽瀉肝丸治療.
2016-02-15 20: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脾胃濕熱,病證名.亦稱中焦濕熱.多由感濕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釀成濕熱,內蘊脾胃所致.癥見脘腹痞滿,體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熱口苦,渴不多飲,尿少而黃,甚至面目皮膚發黃如橘子色,舌苔黃膩,脈濡數.治以清熱利濕為主.肝膽濕熱多由外感濕熱之邪,或濕邪內生,郁久化熱所致.癥見脅肋脹痛灼熱,腹脹厭食,口苦泛惡,小便短赤或黃,大便不調,或身目發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等.治宜清利肝膽濕熱.
2016-02-15 19: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脾胃濕熱是濕熱內蘊中焦所表現的證候.臨床表現為脘腹痞悶,嘔惡,厭食,肢體困重,大便溏瀉,小便短赤不清;或面目肌膚發黃,色鮮明如橘子,皮膚發癢,或身熱起伏,汗出而熱不解.舌紅苔黃膩脈濡數.肝膽濕熱是濕熱郁結肝膽所表現的證候,臨床表現為脅肋脹痛,口苦納呆,嘔惡,腹脹,大便不調,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或身目發黃或寒熱往來,或陰囊濕疹,或睪丸腫脹,熱痛,或帶下黃臭,外陰瘙癢等.脾胃濕熱與肝膽濕熱的共同點1病因相同:脾胃濕熱與肝膽濕熱多由感受濕熱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膩,釀濕生熱所致.2都有納呆,嘔惡,腹脹等脾胃癥狀.3二者可有黃疸的癥狀.黃疸是由濕熱熏蒸,膽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膚所致.二證如出現黃疸,皆為陽黃.4,望舌苔均為舌紅苔黃膩濕熱之象.二者的不同可從以下方面來考慮:1濕熱偏重不同.雖然脾胃濕熱與肝膽濕熱之病因均為濕熱,但濕熱偏重不同.脾胃濕熱濕重于熱,濕的表現如肢體困重,納呆,腹脹,大便溏瀉表現明顯.熱的表現相對較輕.肝膽濕熱熱重于濕.熱的表現如身熱,口干,口苦,大便干結.小便短赤的表現明顯,而濕的表現相對較輕.2脾胃濕熱與肝膽濕熱都有脾胃功能失調的癥狀,如腹脹,納呆,嘔惡.肝膽濕熱產生上述癥狀是因為肝氣橫逆犯胃.脾胃受病,運化失健則腹脹,納呆,嘔惡.故脾胃癥狀相對較輕.而脾胃濕熱是因濕熱之邪蘊結脾胃,受納運化失職,升降失常,致腹脹,納呆,嘔惡.故脾胃癥狀相對明顯.肝膽濕熱多兼有脾胃癥狀.而脾胃濕熱則不兼脅痛,口苦等肝膽癥狀.3肝膽濕熱因濕熱郁結肝膽,疏泄失職,肝氣郁滯,不通則痛,故脅肋部脹痛不適,而脾胃濕熱為脘悶腹痛癥狀,無脅肋脹痛的癥狀.且肝膽濕熱有濕熱下注的癥狀,如陰囊濕疹,潮濕,睪丸腫脹,墜痛.或帶下黃臭,外陰瘙癢等癥狀.脾胃濕熱則無這些濕熱下注的癥狀.4從治療脾胃濕熱與肝膽濕熱的療程來看,脾胃濕熱的療程較長.愈后較少復發.肝膽濕熱雖療程較短,但屢有發作.因脾胃濕熱濕大于熱,濕邪致病的特點是病程較長,故纏綿難愈.
2016-02-15 09: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