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高 19 孩子有黃疸等癥狀,能注射菌枝黃針劑嗎
新生高19,小孩臉上帶有黃疸、大便有一點粗糙,小便有點帶黃色、聽老人說黃疸雖然容易治但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在鎮上不怎么方便,想咨詢下可以注射使用菌枝黃針劑嗎?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慧敏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新生兒外科
-
新生兒黃疸是常見的現象,表現為皮膚、鞏膜黃染等。其成因多樣,包括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膽汁排泄障礙等。治療方法有光照療法、藥物治療等。是否能注射菌梔黃針劑,需綜合判斷。 1. 黃疸成因:膽紅素生成過多,如紅細胞破壞增加;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如肝臟酶活性不足;膽汁排泄障礙,如膽道閉鎖。 2. 黃疸分類:生理性黃疸通常在出生后 2-3 天出現,7-10 天消退;病理性黃疸出現早、進展快、持續時間長。 3. 治療方法:光照療法,如藍光照射;藥物治療,如苯巴比妥、雙歧桿菌等;換血療法,用于嚴重黃疸。 4. 藥物選擇:茵梔黃口服液、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熊去氧膽酸膠囊等,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5. 注意事項:密切觀察黃疸變化,監測膽紅素水平;保證新生兒充足喂養,促進排便;避免感染。 新生兒黃疸需要密切關注,若黃疸持續不消退或加重,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由專業醫生評估并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5-04-04 02: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新生兒黃疸多喝水,最好是葡萄糖水,適當曬曬太陽。如果嚴重就要照藍光了。一種是生理性黃疸,一種是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的臨床表現為出現的晚,但退去的早。一般生理性黃疸在新生兒出生24小時,甚至是72小時后才會出現身體、臉面、眼球、頸部發黃,出現黃染現象,但在2周之后自動消失。嬰兒黃疸治療怎么治呢?這種情況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很多時候新生兒黃疸很容易被誤診,所以如果新生兒出現黃疸,最好是詳細的檢查一下。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另一種情況是病理性黃疸。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出現的早,退的晚。一般會在新生兒出生24小時之內出現身體、臉面、眼球、頸部發黃,黃染現象,2周以后還不消退。
2016-02-15 07: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黃疸是因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皮膚及鞏膜黃染?! ⌒律鷥耗懠t素代謝具有一些特點,概括地說新生兒膽紅素形成相對較多,而對膽紅素的代謝、排泄功能又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后一定時期里會發生生理性黃疸,有病時亦容易出現黃疸?! ∩硇渣S疸的特點:(1)在生后2—3天起出現并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4)小兒體溫正常,食欲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兒發生病理性黃疸。有下列表現之一時常揭示黃疸為病理性:(1)黃疸出現得早,生后24小時內即出黃疸;(2)黃疸程度重,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3)黃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減輕后又加深;(4)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5)有體溫不正常、食欲不佳、嘔吐等表現者?! ∮胁±硇渣S疸時應引起重視,因為它常是疾病的一種表現,應尋找病因。此外未結合膽紅素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會通過血腦屏障損害腦細腦(常稱核黃疸),引起死亡或有腦性癱瘓、智能障礙等后遺癥。所以一旦懷疑小兒有病理性黃疸,應立即就診?! ⌒律鷥翰±硇渣S疸的主要原因: 1.細胞破壞增多:常見因母親與胎兒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或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后者在我國廣東、廣西、四川等省較多見。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癥、頭顱血腫或其他部位出血亦使紅細胞破壞增加,引起黃疸?! ?.感染:有一些細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黃疸。感染可發生在宮內或出生后。敗血癥、泌尿道感染時黃疸發生率較高?! ?.出生時窒息、缺氧或生后胎糞排出延遲者,黃疸往往較深?!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克汀病)患兒的黃疸消退常延遲。 5.母乳性黃疸:約占母乳喂養的0.5—1%,目前認為這類母乳中含有一種物質,對膽紅素的結合過程有抑制作用,并能促進膽紅素自腸道吸收。其表現為生理性黃疸遲遲不退,在第2周末黃疸反達高峰,歷時1—2個月才退清。雖然黃疸較深而持久,但小兒并無其他異常,如暫停母乳2—3天,黃疸會明顯減輕,再哺母乳,黃疸可有些加深但不會達到原先的程度。母乳性黃疸不會造成不良后果,診斷明確后不要終止母乳喂養。 生理性黃疸一般毋需處理。生后較早地開始進食可以使胎糞較早排出,而且建立腸道的正常菌群,從而減少膽紅素自腸道吸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黃疸。新生兒有黃疸時要避免使用磺胺藥、阿斯匹林和含苯鈉酸鈉的藥物,因這些藥物有利于核黃疸的發生。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時很多具有氧化作用的藥物(如維生素K3、K4,磺胺類,呋喃類)不能使用。病理性黃疸者應送醫院診治,除了治療基本疾病外,尚可選用照療法、中藥、口服魯米那及可那明或換血療法,以降低血清膽紅素的濃度,治療方法由醫生來定。
2016-02-15 06:0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