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頸部淋巴管瘤
右頸部術后2年后越來越疼痛,又復發2010年3月08年做的右頸部做的手術,是良性淋巴管瘤2010年3月經檢查又復發,醫生說需做手術,但是還有可能復發,該怎么治療不復發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這個是不能排除復發的,建議你最好到醫院手術治療,注意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
2016-01-30 18: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根據你說的臨床表現右頸部淋巴管瘤手術后又復發。這種病很容易復發的建議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加化療,注意飲食,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2016-01-30 09: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淋巴管瘤的治療那么一般是需要進行手術的,進行激光手術效果比較好激光手術之后要使用抗菌素治療一個星期左右現在的情況那么看不見了也是需要檢查的,建議先進行當面的檢查,確診了病情之后再進行具體治療
2016-01-30 04: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頸后三角區囊性腫塊,具有向四擊(鎖骨上下、口底、氣管食管旁及縱隔)蔓延生長特點,界限常不清楚。多見于嬰幼兒。出生時即呈巨大,亦可逐漸長大。 2.囊瘤柔軟,一般無壓縮性,能透光。表面皮膚正常,不粘連。 3.內容物淡黃透明或乳糜狀,偶帶血性。鏡下可見大量含有膽固醇結晶的淋巴細胞。 4.囊瘤較在累及口底、舌或咽部時,可有語言、呼吸或吞咽障礙。囊瘤位于鎖骨上時,可有臂叢受壓出現運動障礙或肌肉萎縮。有時氣管受壓移位一)期待自愈對于較小局限的淋巴管瘤,不影響功能又無礙美觀者,可不予治療。因為部分淋巴管瘤有自然消退的趨勢。對于病變雖較廣泛,但無呼吸、吞嚥困難征象和其它嚴重并發癥者,可暫不作處理,觀察隨訪~2年,若未見消退或反而增大者,再予治療。 (二)注射療法以往認為局部注射硬化劑治療淋巴管瘤的方法無明顯效果。近年應用抗腫瘤藥物博萊霉素(bleomycin)作局部注射療法,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完全消退和顯著縮小者可達70%。可能是通過抑制淋巴管內皮細胞的生長和化學刺激物使間質纖維化的雙重作用而達到治療目的。從組織學來看,對間質較多的類型如單純性和海綿狀淋巴管瘤的作用較差,而對間質和的類型如囊狀水瘤的作用較好。實際應用亦表明如此。 博萊霉素有水劑和乳劑兩種,使用水劑量先配成1mg/ml的濃度,以每次劑量0.2~0.3mg/kg注入淋巴管瘤內,每周1次,3~10次為一療程。使用乳劑時每次0.6mg/kg,4~6周后重復,總劑量不宜超過5mg/kg,據認為乳劑比水劑效果更好,副作用較少。注射后1~2周內局部有一過性腫脹,然后逐漸縮小、硬結,但有一定的副作用,當天或次日有發熱38℃左右,偶有腹瀉、嘔吐。最嚴重的并發癥是肺纖維化。 最近報道應用OK-432(picibanil,一種溶血性鏈球菌制劑)進行局部注射療法,先將一個臨床單位(1ke)的OL-432溶解在10ml生理鹽水內,穿刺油液后等量的OK-432溶液注入瘤腔內,一次注入量以不超過2個臨床單位為限,觀察2~4周后追加注射1~2次。一組22例中,14例經過1~3次注射后2~3個月完全消退,6例顯著縮小,2例無效。副作用是局部的炎性反應,有3~5天的腫脹,一過性發熱。此法可避免博萊霉素所引起肺纖維化的危險。 由于注射療法較為簡便,對組織破壞少,可避免因手術而可能發生的嚴重并發癥,況且手術往往亦難以完全切除,所以可作為囊狀淋巴管瘤的首選療法。 (三)手術治療手術切除雖然仍為淋巴管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但目前不主張毫無指證地對任何類型的淋巴管瘤進行手術。頸部淋巴管瘤有向縱隔,胸腔擴張趨勢,有引起呼吸困難可能,影響進食,并經注射治療無效者,才是手術適應證。淋巴管瘤并發感染時不宜手術,須先行控制感染。囊內出血并非手術禁忌。 囊狀淋巴管瘤的實際病變范圍往往超出原先的估計,手術時常難以徹底切除,手術時要求仔細解剖頸部的重要神經、血管等結構。防止面神經麻痹和舌神經、喉返神經、膈神經損傷而引起呼吸困難和聲音嘶啞。對殘存的囊壁,可涂擦0.5%碘酊破壞內皮細胞以防復發。
2016-01-30 03: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