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旁腫塊由感染變肛瘺,運動后加重怎辦
我肛門旁長了個腫塊,醫生剛開始說是肛門感染,后來又說是肛瘺,把我弄得暈頭轉向?,F在打點滴腫塊消了一點,但因為后來多了些運動,腫塊又大了,現在很疼,吃藥也不見好轉。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蔡亭 副主任醫師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科
-
肛門旁腫塊由感染發展為肛瘺,運動后加重且疼痛,吃藥效果不佳。這可能與感染未控制、運動刺激、局部引流不暢、個人體質及治療不當等有關。 1. 感染未控制:感染源未徹底清除,炎癥持續存在,導致腫塊反復。需要進一步明確感染類型,針對性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甲硝唑等,但需遵醫囑。 2. 運動刺激:運動時局部摩擦、擠壓,使腫塊增大。應減少劇烈運動,多休息,避免久坐。 3. 局部引流不暢:膿液或滲出物積聚,影響恢復。可能需要切開引流,促進膿液排出。 4. 個人體質:有些人自身免疫力較弱,恢復較慢。需加強營養,增強抵抗力。 5. 治療不當:所用藥物不敏感或治療方案不適合。必要時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對于肛門旁腫塊及肛瘺的情況,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護理,同時注意休息和個人衛生,以促進恢復。
2025-04-01 17: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肛門瘺管肛門瘺管簡稱肛瘺,是肛管直腸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其內口位于齒線附近,外口位于肛門周圍皮膚上,長年不愈。一、病因與分類大部分肛瘺由肛門直腸膿腫破潰或切開排膿后形成。膿腫逐漸縮小,但腸內容物仍不斷進入膿腔,在愈合縮小的過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暢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圍有許多疤痕組織,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行走在內外括約肌附近,外口皮膚生長較快,常有假性愈性,引起反復發作。管道的感染多數為膿性感染,少數為結核性。
2016-01-30 19:3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對于??聘丿浿委煹膯栴}你一定要重視,你提到??聘丿浿委煘槟憬獯鹑缦?。肛瘺癥狀如下:1.流膿:是肛瘺的主要癥狀,肛瘺外口流出少量膿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為主要癥狀。較大的高位肛瘺,因瘺管位于括約肌外,不受括約肌控制,常有糞便及氣體排出。2.疼痛:瘺管通暢無炎癥時常不感疼痛,只感覺局部發脹和不適,行走時加重。當瘺管感染或膿液排出不暢而腫脹發炎時,可引起疼痛。3.瘙癢:由于膿液不斷刺激肛周皮膚,常感覺瘙癢,肛周潮濕不適,皮膚變色、表皮脫落,纖維組織增生和增厚,有時形成濕疹。4.排便不暢:復雜性肛瘺口久不愈,可引起肛門直腸周圍形成大的纖維化瘢痕或環狀的條索,影響肛門的舒張和閉合,大便時感到困難,有便意不盡的感覺。5.全身癥狀:在急性炎癥期和復雜性肛瘺反復發作時,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或伴有消瘦、貧血、體虛等長期慢性消耗癥狀。6.硬結或瘢痕:由于瘺管壁及瘺口的反復刺激,使纖維組織增生,在管壁和瘺口形成質韌的結締組織,常表現為瘺管周圍皮膚變色,表皮脫落,凹陷變形,觸及條索狀硬結通向肛門內。
2016-01-30 11: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