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有什么治療辦法
化驗,檢查結果:X光顯示:右側膝關節內側間隙變窄,股骨下端及脛骨內側髁骨贅形成,骨關節面邊緣變銳,髕骨關節面下緣骨質增生.左側脛骨內側髁骨質增生,髁間隆突變尖,內側間隙變窄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代紹武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風濕免疫科
-
您好,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被稱為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軟骨的變性、毀壞為特點的慢性病變。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要科學,要從病理、病因出發,不能盲目。骨性關節炎的最佳治療時機就是早期,如果患者不能正視疾病,抓緊時間治療的話,那么就可能令病情暗中加重,導致日后需要進行人工關節置換的局面。骨性關節炎早期可采取“中藥+理療”的方式進行治療;而中期則需要接受微創手術治療;晚期軟骨損壞嚴重,需要考慮手術。
2016-10-11 16:03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根據你的描述上述情況主要還是年齡增大關節蛻變導致的這個年齡是很常見的,建議你可以觀察時間長些,可以選擇局部封閉鎮痛,理療,等方法調節看看,積極補鈣,抗骨質增生藥物口服,自己觀察看看,應該問題不大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己觀察看看
2016-01-30 09:5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的情況可能是骨性關節炎的癥狀,建議您來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一般情況主要是以保守治療為主,比如按摩、理療、中藥、熱敷、藥物熏蒸等,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利用激光針刀治療骨性關節炎,有效地避免了對身體造成創傷;不開刀、無痛苦、創口小、治療時間短、治療效果好、無毒副作用、費用較低;能從根本上解除病灶點的粘連等產生的疼痛頑癥。平時注意腿部、膝蓋部位的保暖,應避免久站、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2016-01-30 06: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滑膜炎是多種疾病(如創傷,骨質增生、結核、關節退變、風濕病疾病、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手術等)在滑膜組織方面的某些特定表現。這些疾病可以使的滑膜受到機械、生物、化學等刺激,引起滑膜組織充血、水腫、血管通透性增高,滑液過度分泌,吸收減少,從而導致關節腫脹,痛疼,活動受限等臨床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則關節滑膜長期受炎癥刺激反應,逐漸增厚。且有纖維機化,引起粘連,影響關節正常活動。因此滑膜炎不是一種病,是許多病的共同表現。膝關節滑膜是人體關節中面積最廣、最復雜的,也是形成最大的滑膜腔,由于膝關節滑膜廣泛并位于肢體表淺部位,故遭受損傷和感染的機會較多,因此,臨床上滑膜炎多表現在膝關節滑膜炎。滑膜炎的發生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內因主要為肝腎不足、筋骨不堅:脾失健運,水濕不化:絡脈不暢,痰淤內阻,而外傷或為跌打損傷,或為風寒外襲,或為日久勞損,或為邪毒感染。內因和外因相互影響,致使水濕滯于筋骨關節,絡脈不通,筋肉骨節失養,從而產生關節腫脹、疼痛,反復發作。建議中醫中藥外敷治療,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的邱-醫-堂膏藥治療,膏藥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循環,直達病處,并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從而增進關節及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保護滑膜,改善營養狀態,減少炎癥滲出,促進關節液吸收,以解除關節僵硬、水腫、疼痛癥狀。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治愈目地。
2016-01-30 06: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X光顯示:右側膝關節內側間隙變窄這是中老年人常見的X片征象,多是局部的退行性病變,不能算是很嚴重.與負重過度勞累有關,主要是減少負重和走長路,局部保暖,可以服點尼美舒利氨基葡萄糖膠囊,抗骨增生片,會有好轉,難以根治注意局部保暖,盡量休息
2016-01-29 19: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中老年后,一切組織器官都會發生退行性變化;骨和關節組織也不例外,退行性變化,尤其好發于承重的關節和多活動的關節.過度的負重或過度的使用某些關節,可促進退行性變化的發生.此外,如關節內骨折,糖尿病,長期不恰當地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因素,均可促進退行性變化的形成和加速已存在的退行性變化的發展.這樣的病癥是慢性病,治療得時候也需要慢慢得調節,西藥激素含量多,不適合此類病癥得治療,根據你目前的癥狀,建議可以采用中藥外敷的方法,通過中藥的作用來調節人體機能平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局部組織的新陳代謝及代謝產物的排泄過程.減輕局部神經感受器的刺激,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以達到消除癥狀,解除痛苦,恢復功能之目的.如有疑問,歡迎咨詢.
2016-01-29 16: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