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癥狀?
我的媽媽,現在65歲,因我在外地上班,不在父母身邊,他們告訴我說有高血壓,我心比較著急,也有叫家人再去醫院確認是否確診,她說蹲下時候稍微長一會就頭暈,眼花,甚至有時候眼睛看不清楚。因為家庭原因,媽媽心情也不是很愉快輕松,我希望大家幫幫忙··可能有一年左右了,因為之前都沒有聽媽媽說起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建議您可以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早期高血壓病人可表現頭暈、耳鳴、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手腳麻木、疲乏無力、易煩燥等癥狀。 后期高血壓病人其血壓常持續在較高水平,并伴有腦、心、腎等器官受損的表現,早期可無癥狀,但后期易導致功能障礙,甚至發生衰竭。如高血壓引起腦損害后,可引起短暫性腦血管痙攣,使頭痛、頭暈加重,也可引起一過性失明,半側肢體活動失靈等癥狀,嚴重者可發生腦出血。對心臟的損害則先呈現心臟擴大,后發生左心衰竭,可出現胸悶、氣急、咳嗽等癥狀。當腎臟受損害后,可見夜間尿量多或小便次數增加,嚴重時發生腎功能衰竭,可有尿少、無尿、食欲不振、惡心癥狀。高血壓病分為幾期 1979年我國修訂的高血壓病臨床分期標準,按臨床表現,將高血壓分成三期。 一期:血壓達到確診高血壓水平,舒張壓大部分時間波動在12.0-13.3Kpa(90-100mmHg)之間,休息后能夠恢復正常,臨床上無心、腦、腎并發癥表現。 二期:血壓達到確診高血壓水平,舒張壓超過13.3Kpa(100mmHg)以上,休息后不能降至正常,并有下列各項中的一項者:1、X線、心電圖或超聲心動圖檢查,有左心室肥大的征象;2眼底檢查,見有顱底動脈普遍或局部變窄;3蛋白尿的(或)血漿肌酐濃度輕度升高。 三期:血壓達到確診高血壓水平,舒張壓超過14.7-16.0Kpa(110-120mmHg),并有下列各項一項者:1、腦血管意外或高血壓腦病;2、左心衰竭;3、腎功能衰竭;4、眼底出血或滲出,有或保健預防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在發達國家和比較發達的國家,其患病率可高達20%以上,就是在許多發展中國家,近年來高血壓的患病率也在不斷增長。目前,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已上升到11.88%,估計全國至少有9000萬人患高血壓病。由于高血壓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腦卒中和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對高血壓的預防與治療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宜低鹽飲食:食鹽每天不超過5-10克。忌辛辣食品,忌煙酒。選擇對體力消耗不大的運動,如慢跑、打拳、氣功等,亦可按摩頭面部穴位,如太陽穴、風池穴、翳風穴等。控制高脂肪飲食,如動物內臟及其制品,可常食木耳、山楂等,肥胖者應控制體重。從臥位到立位時不宜太快。保持大便暢通。培養穩定而樂觀的情緒,避免激動,做到心平氣和。高血壓病也需心理治療 高血壓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有關高血壓病的發病機理還不完全清楚。但精神緊張、情緒壓抑、心理矛盾等因素可以導致高血壓病的病理過程已被國內外學者所公認。根據國外學者研究發現,痛苦、憤怒通過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升高舒張壓,恐懼則通過增加心輸出量而使收縮壓升高。人的個性也與高血壓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具有不穩定型個性的人長期緊張、壓抑、憂慮,人際關系緊張,因此易患高血壓病。由于高血壓病的發生與心理因素關系密切,所以已被劃入心身疾病范疇。 心身疾病是心理疾病的一種。在心身疾病的發生及發展過程中,心理因素起著主導作用。但它與其它心理疾病如神經官能癥等又有所不同,神經官能癥不伴有明確的軀體器官損害,而心身疾病則有明確的軀體器官病變。因此心身疾病又被稱為“心理因素引起的軀體疾病”。 目前,對于高血壓病的治療,臨床醫生大多還采用單純藥物治療的方法,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服藥后,有些人血壓居高不下,另一些人血壓則出現明顯波動。現代心身醫學專家認為,心理治療對高血壓病的治療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輕度血壓升高的高血壓病人無需服用降血壓藥物,單獨心理治療就可起到降血壓目的。治療措施主要針對造成緊張、壓抑的心理因素,一方面要加強自身修養,改正不良個性,提高心理素質;另一方面要注意改善人際關系,建立起適當的、規律性的工作、生活、休息習慣,保持足夠的睡眠。對于中度以上的高血壓病病人,除了采用以上的心理治療措施外,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一些降壓藥物。高血壓與老年人腦萎縮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老年研究所的一位醫學專家報告:他參加的一項新的研究 發現,高血壓可加速老年人記憶力及其他認知能力的喪失,引起大腦萎縮。高血壓 加速腦萎縮的證據是高血壓老人的大腦較正常血壓者有較多的腦萎縮和記憶力減退。 而且隨著高血壓患者年齡的增加而加速。年邁的老年人,更易因高血壓的長期影響 而受損。 大腦萎縮主要癥狀還有神情呆滯、反應遲鈍、定向力障礙、行走不穩、手足震 顫、頭昏目眩等。CT或核磁共振表現為腦室擴大、腦溝增寬、腦回變平、蛛網膜 下腔增寬或出現軟化灶。 治療高血壓要堅持服用降血壓除血藥外,還可使用天然中藥制劑——如通靈補 腦丸等。腦萎縮患者要樹立戰勝疾病的必勝信心,打消思想顧慮。飲食起居要有規 律,保持樂觀情緒。禁忌煙酒、辛辣刺激食物,對個別臥床年邁的老年患者還要注 意個人衛生,勤翻身以防褥瘡的發生。高血壓病人的自我及家庭護理 1.高血壓病患者,家中必備血壓表及聽診器,以隨時觀察并記錄血壓的變化,至少在晨起、睡前各一次。 2.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3.大多數高學壓病人是要終生服藥,一定要按時服藥,牢記“寧可少吃一頓飯,也不可少次一次藥”。要更換藥物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放可換藥,不要自行換藥或停藥。 4.突然頭痛、惡心、嘔吐時,家人要協助病人:平臥,把頭墊高,用濕毛巾敷在頭部;立即測量學壓;口服降壓藥,以快速降壓為宜;盡快送往醫院就醫。外出是感覺不適,應立即停止行動,就地坐下,防止跌倒或發生其他意外。降壓藥的新服法 最近,有關專家在治療老年型高血壓的過程中,提出并應用了一種新的服藥方法。該新法依據時辰藥理學原理,可以更有效地保持血壓穩定,預防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 臨床實施表明,高血壓病人采用清晨醒后一次服藥的方法后,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壓的波動,防止血壓在清晨時突然升高,同時又能有效地避免和控制夜間睡眠達到預防腦溢血和腦血栓形成的目的。以尼莫地平為例,以往傳統的服藥方法是每日服藥3次,每次1片;新的服藥方法是每日服藥1次,每次2片(0.02克)。臨床實踐表明,傳統的服藥方法存在著明顯的缺點。因為人的血壓在24小時內有周期性的節律變化,每天早晨血壓升高,下午血壓比較平穩,到夜間睡眠時血壓會自行降低。高血壓病人也是這樣,因此,高血壓病人容易在早晨發生腦溢血,而在夜間容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即腦血栓形成。而按照傳統的服藥方法,早晨藥物發揮作用有限,達不到良好的降壓效果;而中午和傍晚服藥后,血壓又會出現明顯的降低。因此,這種服藥方法雖然可降低血壓,但很難預防腦溢血的發生,更不能預防腦血栓的形成,有時甚至會促使腦血栓形成。
2016-01-29 00: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高血壓患者平時會出現突然暈倒的癥狀,意識不清楚,還會引起別的并發癥,建議你早去醫院做治療,不要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2016-01-28 23: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之分
2016-01-28 23: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從你的表現看,有高血壓病史,目前感覺疲乏、胃口不佳、不喜油膩。個人分析需要考慮膽囊炎、肝功能異常等原因,建議有必要去當地醫院檢查一下血常規、血生化、肝膽彩超、肝炎檢查等,以助于進一步明確病因,以便于對因治療。
2016-01-28 21:1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建議低鹽飲食,低脂肪飲食.一定要要禁煙,酒,避免情緒激動.在當地醫生指導下選擇降壓藥如:心通定.最好選擇緩釋片如波依定或硝苯地平緩釋片口服,血壓更平穩.如果有高血脂必須同時治療啊.多吃芹菜,尤其是其根,可以有降壓作用,但是只是輔助治療,不能作為主要治療措施的啊.
2016-01-28 19: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