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
患者:男,70歲.伴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病史.2005年12月12日首次發病,自覺面部麻木,頭暈耳鳴,行走不穩等癥狀.CT顯示:兩側頂葉可見低密度形,邊界欠清,余腦質內未見明顯異常密度形,腦室,腦池結構可,中線結構居中.診斷為:兩側頂葉腦梗塞.之后一月中,一直采用輸液和口服藥物治療.自覺癥狀有所好轉.之后改用針灸和口服藥物治療.2005年1月12日CT顯示:右側頂葉近腦室旁見2CM的低密度影,邊緣較清,無占位效應,兩側腦室輕度擴大,腦溝略增寬,中線結構未見移位.診斷為:右側頂葉腦梗塞.治療近3月,目前停用針灸,完全用口服藥物治療.2006年3月7日CT顯示:兩側基底節區,右頂深部可見斑點狀低密度影,邊緣較清,無占位效應,兩側腦室輕度擴大,腦溝略增寬,中線結構未見移位.診斷為:兩側基底節區,右側頂深部腔隙性腦梗塞.問題1:治療已有3月,口服藥物治療是否還有意義?腦梗塞是否和糖尿病一樣,需要終生服藥?問題2:因為對CT報告中的醫學術語不甚了解,請問專家:中線結構未見移位,低密度影從邊緣欠清到邊緣較清,無占位效應是否是轉好的癥狀嗎?腦室,腦池從結構可到兩側腦室輕度擴大,腦溝略增寬是否是惡化的表現?兩側頂葉腦梗塞到右側頂葉腦梗塞是否說明左側腦梗塞已痊愈?那兩側基底節區,右側頂深部腔隙性腦梗塞又是怎么回事?問題3:今后應該怎樣治療和預防腦梗塞?日常生活應注意些什么?急盼專家回復,謝謝!!!第一次問題補充:再次請教專家:停藥后會復發嗎?如果不復發就一直停下去嗎?右側腦梗塞已經也沒有治療的意義了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預防腦梗塞。首先應積極防治高血壓,對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要定期測量血壓,及早發現高血壓和合理治療。同時,定期作血液流變學檢查,以觀察血液粘度的動態改變,對高脂血癥和高粘滯血癥要積極治療。其次,要高度重視腦血管病的前軀癥狀,有效地控制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由于此病不通過特殊檢查不易發現,所以,中老年人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性格改變或頭暈,記憶力減退,動作失調,說話含糊不清等癥狀,要高度重視,不可忽視。但風險還是存在的。
2016-01-28 23:4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建議進行一下身體的復查,與疾病是相關的! 睡姿正不正確重要嗎? 醫院復健科醫師表示,對于睡眠情況良好(熟睡)的人來說,睡姿好壞并不那么重要,習慣就好:相反的,如果是淺眠的人,若有煩心的事或惱人聲響的干擾,一個晚上不免翻來覆去,怎么睡也睡不好,當然容易腰酸背痛,所以正確的睡姿的確有助睡眠。 何謂符合人體工學的睡姿? 人的身體若從側面觀察,是個大S形,往前凸起的是肚子,臀部則向后翹。最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是側睡,以身體左半部在上為佳;通常采這種睡姿的人,雙腳為交叉的狀態,為避免拉扯到腰部肌肉,最好在上下兩只腿中間放一個小圓抱枕。 仰睡者,可在大腿下方墊抱枕,這樣就不會影響到坐骨神經及臀部了。 所有睡姿中,對人體影響最大的是趴睡,那會使腰椎更向前凸,并將背部肌肉往前拉扯,長期下來對身體總難免會有影響,因此她建議有趴睡習慣的人可在肚子下方墊個抱枕,以減少不適感。 長期睡姿不良,究竟會不會造成脊椎變形? 她認為這個問題大可不必過于操心,通常18歲以上的成年人,骨骼生長大都定型了,睡姿不良,頂多睡眠品質不好,容易腰酸背痛,除非是嬰兒、發育階段的青少年、脊椎曾經受傷的人或脊椎病變者,否則影響不致太大。一般來說,目前醫學界對脊椎側彎的原因尚不清楚,所以很難斷定是什么情況造成脊椎的側彎。 至于究竟該如何判斷脊椎是否側彎呢?建議從人體背后來觀察,正常的脊椎應該是垂直成一直線的,如果脊椎呈S形恐怕不太妙,這時就該找醫師診療了。所以從小就養成正確的睡姿,除了睡得舒服外,還可常保身體健康呢!
2016-01-28 10: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有在用藥,還會發生腦梗塞嗎,謝謝
2016-01-28 07: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這種病主要是會有腦神經的損傷,影響說話做事和記憶力與腦梗的部位有關。
2016-01-28 04: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知識:腦梗塞日常飲食要限制攝入富含脂肪、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奶油、動物腦和內臟及各種精致蛋糕和糖等。日常飲食宜選用低脂肪食物,如植物油、酸奶、豆類、雞蛋蛋清、適量瘦肉、家禽、魚類等,并注意增加維生素纖維的攝入,如各種蔬菜、瓜果、適量洋蔥、大蒜、香茹、木耳等。平時要少吃鹽,適量飲酒,少喝含糖的飲料,多喝茶。腦梗塞的預后如何?腦梗塞的死亡率較腦出血低,一般預后較腦出血好一些,但病情嚴重的腦梗塞,預后不佳。腦梗塞的預后與下列因素有關。 (1)與阻塞的血管大小有關 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腦缺血范圍小,側支循環易形成,恢復較快,預后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腦缺血范圍大,腦組織受損嚴重,臨床癥狀恢復慢,預后較差。 (2)與發病速度有關 緩慢逐漸發病者,較易形成側支循環,腦缺血可逐漸代償,預后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側支循環,預后較差。 (3)與梗塞的次數和數量有關 首次發作,預后較好。但一次大面積梗塞,預后較差。發生兩次以上的梗塞,特別是兩側腦血管均受累預后較差。梗塞灶越多,預后越差。梗塞灶單一者,預后較好。 (4)與栓子的性質有關 如栓子疏松,在隨血液運行過程中,自身破碎,流到血流的遠端,阻塞小血管者,預后較好。而脂肪栓子、空氣栓子、細菌栓子,比心源性栓子預后嚴重。但心源性栓子引起腦膿腫者,預后較差。 (5)與局灶定位癥狀輕重有關 發病后偏癱失語等定位癥狀較輕,預后較好。反之,偏癱失語程度較重者,預后較差。 (6)與昏迷程度有關 昏迷程度嚴重,持續時間越長,預后越差。起病時無昏迷,以后進入昏迷,且昏迷程度逐漸加重者,預后較差。病人神志始終處于清醒狀態,預后較好。 (7)與有無合并癥有關 如合并褥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糖尿病,冠心病,心律不齊,心力衰竭等,預后較差,無合并癥者,預后較好。 (8)與患者年齡有關 年齡大,體質差,預后較差。年齡小,體質好,預后好。急性腦梗塞的治療原則:個體化、分型、分期進行治療(一)溶栓治療:即發病后3~6小時以內進行。可靜脈給藥溶栓,也可動脈給藥溶栓,動脈溶栓未廣泛應用于臨床。常用藥物有尿激酶、纖溶酶原激活劑(t-PA)。溶栓治療的主要危險性和副作用是顱內出血,心源性栓塞腦出血的機會更高。(二)抗凝治療:常用的藥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必須作凝血檢測。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其中低分子肝素較普通肝素更安全。(三)抗血小板藥物:(1)阿司匹林,是經濟、實惠、安全及最常規的抗血小板預防用藥,最低有效劑量為50mg或75mg/天。急性期可增加劑量至300mg/天。用藥過程不需要血液學方面的檢測。腸溶阿司匹林可明顯降低副作用。(2)抵克立得,可作為治療用藥和預防用藥,劑量及用法是125~250mg/天,進餐時口服。用藥過程中應檢測血象、肝功能及出凝血等。少數病人可能出現粒細胞減少、黃疸和轉氨酶升高等副作用,出血時間延長,潰瘍病、血小板減少癥及出血性疾病者慎用。該藥價格較阿司匹林貴。(3)氯吡格雷:歐美已經開始使用,該藥75mg與抵克立得250mg的療效相同。(四)降纖治療:作用是增加纖溶系統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常用藥物有降纖酶、東菱精純克栓酶及蝮蛇抗栓酶等。發病24小時內使用。用藥過程中應檢測纖維蛋白原等。(五)血液稀釋療法:目的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環和補充血容量不足,常用藥物有低分子右旋糖苷和706代血漿等。(六)腦保護劑:(1)鈣離子拮抗劑:阻止細胞內鈣超載、防止血管痙攣、增加血流量。常用藥物有尼莫地平、尼卡地平、鹽酸氟桂嗪和腦益嗪等。(2)胞二磷膽堿:具有穩定細胞膜的作用。(3)谷氨酸拮抗劑和GABA增強劑。(4)其它:維生素E、維生素C和甘露醇也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的作用。(七)中醫中藥:中藥有復方丹參、川穹嗪等。同時輔以針灸及按摩等治療。 (八)康復治療:是國外治療腦血管病最主要的方法,一般在發病后3~7天便天始進行系統、規范及個體化的康復治療。 (九)一般治療:(1)調整血壓,腦梗塞時要慎重使用降壓藥,如血壓為150~160/100時不需要使用降壓藥。血壓降的過低可加重腦缺血。(2)保持呼吸通暢,呼吸困難者可給予吸氧、必要時氣管切開。(3)降低顱內壓和腦水腫,急性特別是大面積腦梗塞時可出現腦水腫,是發病后1周內死亡的常見原因。應使用甘露醇降低顱內壓,腎功能異常者可用甘油果糖和速尿。(4)預防和治療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合理應用抗生素。(5)防止肺栓塞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制劑。(6)早期活動防止褥瘡形成,每2小時翻身拍背和被動活動癱瘓肢體。避免受壓和褥瘡形成。(7)加強營養。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行鼻飼、靜脈高營養等,給病人創造恢復的機會。
2016-01-28 04: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