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炎和腦積水
我姐姐從6月23日起感染傷寒后持續高燒,高燒時伴頭痛,嘔吐.先后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信宜市人民醫院及廣東省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治療,勻診斷為傷寒.病情一直沒好轉.由于持續高燒和長期使用抗生素,消炎藥,導致交叉感染了腦膜炎和腦積水.現在由于經濟原因,被迫出院回家.我們現在毫無辦法,姐姐今年才28歲,還沒結婚.我們不能眼看著她就這樣慢慢的衰弱下去,再這樣下去她肯定會死的.求求各位大夫,救救我姐姐吧.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從6月23日起一直到現在,病情都沒得到有效的治療目前一般情況:發熱,頭痛,嘔吐.有腦膜炎和腦積水.病史:無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診斷為傷寒,使用了大量的針對傷寒癥的針水,還有進口藥,但是高燒一直沒退.檢查全身都沒異常.反復檢查都診斷為傷寒.后來感染腦膜炎,而且腦內有積水.輔助檢查:其它:由于經濟原因,現在她已經被迫回家.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求求你們,救救我姐姐吧.為了幫她看病,我們把房子都抵押給銀行了,但也只能借到三萬塊.我弟弟還在上學,妹妹為了照顧姐姐把工作都辭了.現在錢都快花完了,但是姐姐的病還是沒好.我媽媽為此都快瘋了,她今年才28歲,還沒結婚呢!我說的都是真話,求求你們了,幫幫我們吧.
2016-01-26 07: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一般對傷寒的治療有, 1.一般護理: 發熱期患者必須臥床休息,退熱后可根據具體情況,由輕度活動到逐步恢復正常生活。隨時觀察體溫、脈搏和血壓變化,注意身體各部位的衛生,防止褥瘡與肺部感染。飲食應給高熱量、高營養、易消化的飲食。發熱期間,宜用流質或細軟無渣飲食,少量多餐。恢復期病人飲食亢進忌吃質堅渣多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誘發腸出血或腸穿孔的發生。 2.藥物治療: △氯霉素:每日2-3次,每次0.5克,口服。當體溫降達正常后1-2日可減為半量,療程14-21日。間歇療法可減少復發率,初用量與上同,當體溫降達正常后再用3日,停藥5-7日,再用半量約1周,總療程同上。用藥期間應定期(1周)查白細胞計數。 △復方磺胺甲基異惡唑:每次2片,口服,療程為2周左右。對磺胺過敏、肝腎功能減退與孕婦患者慎用,后者服本品期間停止哺乳。 △氨芐青霉素:限用于白細胞顯著降低(3×109/L以下)或對以上兩藥治療無效的傷寒患者。由于本品在淋巴液內濃度很高,且以活性形式自膽道排出,具有肝-腸循環作用,因此對膽囊感染、孕婦和帶菌者尤為適宜。分3-4次肌注或靜脈滴注,療程為2-3周。 △呋喃唑酮:復發率較低,對造血系統無明顯影響。每日600-800毫克,分4次口服,待體溫降至正常后,減半量服用5-7日即可停藥。但它退熱慢、對胃有刺激并可能導致末稍神經炎。 △甲砜霉素:為本病次選藥物,結構和氯霉素相似,在體外的抗菌效能較氯霉素略弱,對骨髓的毒性不著,常用1.5-2克/日,分3-4次口服。療程與氯霉素相同。 ㈣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1.濕阻衛氣型: 癥狀:惡寒發熱,頭痛身重,午后熱重,胸悶脘痞,面色黃滯,舌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濕邪。 方藥:藿樸夏苓湯加減。藿香10克,半夏9克,赤茯苓12克,杏仁10克,生薏仁30克,蔻仁10克,豬苓12克,澤瀉10克,淡豆豉12克,厚樸12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 2.濕重于熱型: 癥狀:身熱起伏,午后熱增,頭重身重,困乏納呆,胸悶脘痞,腹脹便溏,渴不思飲,苔白膩或白膩兼黃,脈濡。 治法:宣氣化濕、佐以淡滲。 方藥:三仁湯加減。杏仁12克,蔻仁12克,薏仁15克,半夏10克,厚樸12克,通草10克,滑石20克,竹葉10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 3.濕熱并重型: 癥狀:發熱漸高,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飲,心煩脘痞,惡心嘔吐,小便短赤,大便溏而不爽,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化濕清熱。 方藥:連樸飲加減。黃連10克,厚樸、菖蒲各12克,半夏10克,山梔10克,淡豆豉10克,蘆根20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 4.熱重于濕型: 癥狀:身熱壯盛,口渴引飲,面赤大汗,氣粗,脘痞身重,苔黃微膩,脈象洪大。 治法:清熱化濕。 方藥:白虎湯加減。知母12克,生石膏20克,黃連10克,黃芩10克,厚樸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 5.熱入營血型: 癥狀:身熱夜甚,心煩,時有譫語或神昏不語,斑疹隱隱,便血,舌絳少苔。 治法:清營瀉熱,涼血散血。 方藥:清營湯加減。水牛角30克,生地黃20克,赤芍15克,黃連10克,山梔子10克,地榆15克,丹皮12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 6.氣虛血脫型: 癥狀:腹部不適,大便出血,量多,身熱驟降,顏面蒼白,汗出肢冷,脈象細數。 治法:補氣固脫止血。 方藥:先服獨參湯,后用黃土湯加減。灶心土30克,生地黃20克,白術12克,制附子10克,阿膠12克,黃芩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 7.氣陰兩傷,余熱未清型: 癥狀:面色蒼白,形體消瘦,神疲懶言,或低熱不退,脈細弱,舌質嫩紅,苔黃而干或光剝無苔。 治法:益氣生津,清解余熱。 方藥:竹葉石膏湯加減。竹葉10克,生石膏、太子參各15克,麥冬12克,石斛12克,淮山藥20克,薏苡仁15克,白扁豆20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建議患者可以根據具體的病情配合中藥治療.
2016-01-26 04: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我們的聯系電話:0668-8816137(羅姨,或梁韻)地址:信宜市教育路46號(525300)
2016-01-25 22: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1、若患者咀嚼吞咽的隨意運動受到影響,舌肌運動麻痹致使攪拌失靈,因此,不能將食物送至上、下齒之間,也不能將食物向咽部推動,但患者吞咽反射尚在,可將食物送到其舌根部,引起吞咽反射將食物吞下。2、腦積水伴高脂血癥有動脈硬化者飲食中要限制動物脂肪,最好食用植物油。要多給予蔬菜、水果及含纖維素多的食物,以防便秘的發生。
2016-01-25 18: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