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震東 副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肝膽外科
-
膽囊息肉切除手術的性質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息肉大小、數量、癥狀等。一般來說,這不是特別復雜的大手術。治愈時長受手術方式、患者個體差異等影響,通常在數周至數月。手術方式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開腹膽囊切除術等。 1.手術方式: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創傷小、恢復快,多數患者術后一周左右可出院;開腹膽囊切除術創傷較大,恢復時間相對較長,可能需要兩周或更久。 2.息肉情況:息肉較小、數量少且無明顯癥狀時,手術相對簡單,恢復較快;息肉較大、多發或有惡變傾向,手術難度增加,恢復時間延長。 3.患者身體狀況:患者如果身體基礎較好,無其他慢性疾病,恢復通常較快;若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病,可能影響恢復進度。 4.術后護理:術后嚴格遵循醫囑進行護理,如飲食控制、適當活動等,有助于縮短恢復時間。 5.個體差異:每個人的身體恢復能力不同,這也會導致治愈時長有所差異。 總之,膽囊息肉切除手術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患者應在術前與醫生充分溝通,了解手術詳情和術后注意事項,以促進康復。
2025-03-27 04: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根據您的敘述,您的這種情況是可以治療的。根據您的情況,建議您可以安排時間到醫院進行手術治療,術后效果較好。
2016-01-26 08: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膽囊息肉如果有癥狀:如腹痛、腹脹等;或者膽囊息肉直徑大于1cm;年齡超過50歲;單發病變;息肉逐漸增大;合并膽囊結石等,鑒于少數膽囊息肉可能為早期膽囊癌或可發生癌變,有以上情況者建議手術治療。對于你目前情況,建議每6個月B超復查一次,不用急于手術。
2016-01-26 08: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膽囊息肉是一種多發病,分為單發性膽囊息肉和多發性膽囊息肉兩種,得了此病,一般需要手術治療。對于單發性膽囊息肉來說,如果息肉較小,手術切除后可能僅為膽固醇結晶。但假如確診為多發性膽囊息肉,或體積較大的息肉,一般應考慮手術切除膽囊。否則,假如息肉惡變,成為膽囊癌,其預后極差,多數病人在發病數月內死亡。對于息肉較小,又不愿意手術者,應當嚴密隨訪,定期復查B超,如發生變化應盡早手術,現在膽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動。為了防止情況變差,患者手術后要注意加強營養,增加病人的抵抗力,防止癌細胞增殖擴展為膽囊癌,服用含量在16%以上的中藥人參皂苷Rh2(護命素)就能很好地提高人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增殖,預防癌癥產生。
2016-01-26 01: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膽囊息肉病變臨床并不少見,手術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膽囊息都需手術治療.因其病變類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轉歸亦不盡相同,因此其手術適應癥各家掌握也不一致.一般最好是手術治療比較好,以免惡變,手術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即①單發,無蒂息肉;②息肉直徑大于1cm;③基底寬度;④50歲以上有癥狀的息肉;⑤膽囊壁增厚;⑥位于膽囊頸部的息肉樣病變.當然還要注意低脂飲食和口服熊去氧膽酸減輕癥狀.
2016-01-25 23: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