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垂體瘤鼻蝶術后出現腦干出血原因及腦脊液血性相關疑問
今年9月9日,我媽媽做了腦垂體瘤的鼻蝶手術,術中海綿前間竇出血,止血后手術完成(約9點半左右),可能短暫醒來.在恢復室內,一直昏迷,14點50左右,做CT,發現腦干出血,出血量在3ml左右,CT顯示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腦脊液血性.我媽媽51歲,有高血壓,服藥,一直維持在120-130左右,術中,術后血壓一直正常.2年前曾做過垂體瘤伽馬刀手術.其他身體狀況正常.直到術后17天,腦脊液做腰穿引流一直血性.據主治醫生稱現通過腰穿引出的血量已經大于10ml.但術后14天時,CT檢查,腦干中的血已基本吸收,水腫也下去很多,未見到其他任何新的出血處.我們非常懷疑術后海綿竇一直滲血,進入腦脊液中,導致顱內壓增高,繼而導致腦干出血.想請問大夫,是否存在這種可能性,有辦法確認么?如果不是的話,腦脊液中的血又從何而來?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永濤 主治醫師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腦垂體瘤鼻蝶手術后出現腦干出血及腦脊液持續血性是較為復雜的情況,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手術創傷、原有基礎疾病、血管異常、止血不徹底、術后并發癥等。 1. 手術創傷:手術操作可能對周圍組織和血管造成一定損傷,引起出血。 2. 原有基礎疾病:患者有高血壓病史,盡管術前血壓控制良好,但血管可能存在一定的病變,增加了出血風險。 3. 血管異常:海綿前間竇等血管結構可能存在先天或后天的異常,導致術中及術后出血。 4. 止血不徹底:術中止血處理可能不夠完善,有少量滲血逐漸積累。 5. 術后并發癥:術后可能出現一些并發癥,影響血管和組織的恢復,導致出血。 總之,對于腦垂體瘤鼻蝶術后出現的這些情況,需要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分析和判斷。醫生會通過詳細的檢查和評估來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患者和家屬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促進患者康復。
2025-03-26 14: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病人的情況考慮是腦垂體瘤手術的滲血情況,如真是腦干出血,病人的危險性是相當大的.
2016-01-26 04: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顱內壓增高? 顱內壓增高是因顱腔內容物(腦、腦脊液、腦血容量)的體積增加或顱內占位性病變等因素引起的以顱內壓力升高為特征的綜合征,在神經科及其他各科臨床上甚為多見,嚴重時可導致腦疝而危及生命。成人惡性顱內腫瘤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5%,兒童則占全身惡性腫瘤的7%。顱內轉移瘤的發病率為顱內腫瘤的6%~10%。 顱內壓是指顱腔內的壓力。正常人的顱內壓力是指水平側臥位時經腰椎穿剌測得的壓力。其正常值成人為0.78一1.76kPa(80一180mmH2O),兒童為0.49一O.98kPa(50-100mmH2O),如壓力超過1,96kPa(200mmH2O)時。即為顱內壓增高(intractanial hypertension)或稱顱壓增高綜合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