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足內翻
我懷孕23周的時候做了三維彩超醫生說懷疑我的BB患有先天性雙足內翻,25周的時候復查了一次三維彩超,那個醫生說也是看到他時呈內翻姿勢,雙足關節可以活動,不知道這種病嚴重嗎?以后能否治療痊愈?費用大概需要多少?我們的家庭并不富裕,該不該生下這個孩子?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一般情況下側腦室分離不超過1厘米是不診斷腦積水的,這個不算異常,足內翻是一種四肢畸形,出生以后可以手術矯正治療單臍動脈一般是不合并有胎兒畸形的,建議您及時做四維彩超復查看看
2016-01-25 22: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鄧洋 主治醫師
太原市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婦產科
-
什么是馬蹄足?馬蹄足是一種發育性畸形,在孩子一出生時就能發現.馬蹄足可以發生在單足或雙足.在發育過程中,由于足的肌腱和韌帶(后側和深部的)發育出現故障,未能與足部其他的肌腱韌帶的發育保持同步,其后果是這些肌腱和韌帶將足的后內側牽拉向下,導致足向下向內扭轉.足部的各塊骨頭因此處于異常的位置上.足部內翻,僵硬,并且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馬蹄足的治療(潘塞緹方法)本治療方法對于9個月以內就開始治療(最好是在出生后不久就開始)的孩子效果最理想.對于9到28個月之間的孩子,本治療方法仍然有效,可以矯正全部或大部分的畸形.28個月以后,潘塞緹方法仍然有效,但大多數的孩子同時將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治療方法概要1.手法治療—經過數周的手法治療,將足的各塊骨頭整復回接近正常的位置,足的畸形逐步地被矯正.2.打石膏—每次手法治療之后,足和小腿被打上石膏,保留5—7天,以保持足的位置.3.重復步驟1和2直到足被矯正到正確的位置.4.為了完全將足部矯形,醫生通常會切斷跟腱.這個小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僅需10分鐘.5.支具—當最后一次石膏被除去之后,將馬上為你的孩子安上一個可以穿戴的支具:a.堅持穿戴3個月,每天穿戴23個小時.b.之后的2到4年中,每次睡眠時穿戴.支具是治療中一個關鍵部分.即使你的孩子的腳看上去已經恢復正常,但如果他們不是每次睡眠時間都穿戴的話,他們的腳也會有可能再轉回去,即使是在矯形超過兩年半以后仍然如此.概述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常見的先天性足畸形.男性發病較多,可為單側發病,也可雙側性.畸形明顯,一出生就能發現,因此疏忽的病例較少見,多能及早治療,效果也較好,但畸形也易復發,應定期隨訪至骨骼成熟,約14歲以后.病因尚不清楚.臨床表現1.出生后即出現單側或雙側足部程度不等之畸形,足部呈踝關節跖屈位,內翻,內收畸形.2.患兒學行走時,用前足或足外側緣著地行走,隨著年齡漸大,畸形漸加重,嚴重者足背著地行走,負重處出現滑囊和胼胝.3.X線攝片,患足正側位:出生后,X線片上可以看到距骨,跟骨,骰骨的骨化中心,有時可見到第三楔骨,所有的跖骨和趾骨均已出現,而跗舟狀骨要到3歲才出現骨化中心.4.根據三條線估計畸形:(1)在正位片上測定跟距角,若小于30°,表明足部無內翻;(2)測量第一跖骨縱軸和距骨縱軸所交叉的角,正常為0°—20°;(3)X線側位片測量距骨縱軸和跟骨跖面所形成的角,正常35°—55°,如果小于30°,則表明足下垂.如果距跟角小于15°,第一跖骨與距骨縱軸交叉所成的角大于15°,表明距舟關節半脫位(Simon15°定律).診斷依據1.嬰兒出生后即有一側或雙側足部跖屈內翻畸形.2.足前部內收內翻,距骨跖屈,跟骨內翻跖屈,跟腱,跖筋膜攣縮.前足變寬,足跟變窄小,足弓高.外踝偏前突出,內踝偏后且不明顯.3.站立行走時跖外緣負重,嚴重時足背外緣負重,負重區產生滑囊炎和胼胝.4.單側畸形,走路跛行,雙側畸形,走路搖擺.5.X線攝片:距骨與第一跖骨縱軸線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跖面和距骨縱軸線夾角小于30°.治療原則1.從出生后即開始,愈早治療,效果愈好.治療方法根據年齡和畸形程度而不同.2.手法矯正法:一般適宜6個月以內或較輕型者.從出生后即開始,愈早愈好.由醫師教會母親或帶領患兒,先矯正足前部內收,再矯正距骨下關節內翻,然后矯正踝關節的跖屈.手法應輕柔,以免損傷骨骺.每種矯正位置保持10秒鐘,每次10—15分鐘.每日運算元次,一般主張喂奶前進行.3.石膏管形外固定矯正:適應于3月—1歲每2—3月更換一次.4.手術治療,適用于6個月以上,手法無法矯正者.術式按年齡而異.(1)足內后側軟組織松解術,適用于6個月至6歲患兒.(2)足外側柱縮短術,適應于畸形嚴重3歲以上患兒,在足內側,后側軟組織松解術同時,行跟骰關節骰骨或跟骨楔形切除,或行跟骨外側楔形截骨術.(3)三關節融合術,適應于12歲以上畸形嚴重之患者.用藥原則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無特殊藥物治療,如手術治療患兒,術后應用抗菌素預防感染.輔助檢查1.先天性馬蹄內翻足診斷不難,X線攝片是必備之檢查專案;2.如果住院手術治療,血常規等三項常規檢查是必要的,視病兒情況可酌情考慮B項檢查.療效評價1.治愈:足部畸形基本糾正,功能基本恢復,手術后傷口愈合.2.好轉:經手法治療或手術,畸形大部分糾正.3.未愈:畸形無改善.專家提示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足部常見畸形.出生后即可發現,隨年齡增大而加重.發現此病,應從出生日開始治療,愈早愈好.早期以手法按摩矯正為主,3個月后需行長腿屈膝石膏管形矯形術,1歲以后(現有主張6個月后)需手術治療.術后需加用矯形支具,定期門診檢查,直至14歲以后,以防復發
2016-01-25 19: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這樣也是有可能的,目前可以等一個月后以再上醫院復查一下的.這期間食物方面要加強營養的,如果是足內翻您可以要也可以不要的,足內翻出生以后也是可以手術治療的.目前要復查.
2016-01-25 14: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新生兒兩足常有內翻現象,這是由于胎兒在子宮內時兩足受壓,肌肉力量發展不平衡所致.這并不是畸形現象,檢查時足的內側軟組織是較松弛的,一般在生后幾周內逐漸恢復正常.此現象應注意與先天性畸形,如馬蹄內翻足加以鑒別.馬蹄內翻足時,足內側軟組織較緊,足向足背彎曲的動作受限,應及時請教醫生,做矯正治療.
2016-01-25 08:3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這種情況在宮內判斷胎兒是不是足內翻的準確性不高,很容易造成誤判,為此而進行治療或者別的處理措施很不劃算目前可以不管這個結果,胎兒在宮內因為體位關系很容易將正常的肢體位置判斷為足內翻,建議繼續保胎
2016-01-25 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