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有什么方法治療?
我爸幾年前就有高血壓啦,一直都在吃藥,可是在今年年初他因為高血壓中風以后就有了面癱的后遺癥,很多方法我們都試過了還是不行。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洪昌 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精神心理
-
你好,中醫治療面癱效果是不錯的,中醫認為面癱是:氣血虧損,正氣不足導致內外不固,陽明、少陰脈絡空虛,風邪乘虛而入,中于脈絡,致經氣痞塞,氣血阻滯,經脈失于濡養。 肌肉縱緩不收,風邪中左側側向右斜,風邪中右側右側向左斜,痰濁瘀血壅塞脈絡、氣血循行受阻,筋脈馳縱,導致口眼歪斜,中風,中醫遵循本病發生發展的機理,從整體觀出發,通過滋補肝腎,調理脾胃,以本質扭轉本病的發展機理,從而也能達到治本之目的。中醫在面癱的治療上也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有大量成功的病例。
2016-10-18 15:47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你可以試一下以下的2副藥,對面癱患者有一定療效的。1、參芪烏雞湯:備黨參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絲雞四分之一只撤除皮脂,生姜2片,煲湯飲食。可以補虛扶正、祛痰,適宜規復期氣血較弱的患者利用。2、防風粥:防風10—15克,蔥白口莖,粳米30—60克,煮成稀粥,溫服。可祛風解表散寒,實用于風寒襲絡引起的面癱,肌體肌肉辛酸等。
2016-01-25 09:5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面癱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面癱的根源在于頸椎骨骼錯位歪斜壓迫神經引起神經痙攣而形成面部神經痙攣麻痹,導致面部肌肉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等癥.面神經麻痹發生前,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存在身體疲勞,睡眠不足,精神緊張及身體不適等情況.應注意保持良好心情:防止面癱最好的辦法是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證充足的睡眠,并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力.
2016-01-25 08: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小名 住院醫師
家庭醫生診所
其他
內科
-
你好,面癱作為困擾醫學界多年的一項難題,目前多數醫院對該病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案,針灸、拔罐、注藥、理療、手術等常規手段均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不僅增加了患者的醫藥費用負擔,而且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致使病患綿延不愈,造成了患者長期乃至終生的痛苦。
2016-01-24 21: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面癱,西醫稱之為面神經炎,或面神經麻痹.是以口角歪斜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疾病.本病在臨床上分為兩種證型:1風邪外襲證,2虛風內動針灸和穴位注射并配合推拿治療本病有很好的療效.偏方:1可用鱔魚血每晚涂抹患側面部.2可用蓖麻籽搗碎外用.
2016-01-24 14: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面癱,學名面神經麻痹,也稱面神經炎,貝爾氏麻痹,亨特綜合癥,俗稱“歪嘴巴”,“歪歪嘴”,“吊線風”,“吊斜風”,“面神經炎”,“歪嘴風”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和性別限制.針灸治療 法則:祛風通絡. 處方:合谷,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地倉透頰車,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四穴. 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透魚腰.耳后痛者,加翳風.味覺減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補平瀉,抽針法. 操作:合谷,太沖,風池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并采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后抽動,留針20分鐘.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4] 食療 中醫認為面癱多因脈絡空虛,風寒之邪侵襲,或風熱,風痰,瘀血阻滯經脈,氣血失和,引起筋肌弛緩不收.若早期重視中藥加針灸療效佳良.西醫則主張早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以及改善血循環,營養神經,抗病毒等類藥物.但如果過用激素,將產生許多反作用和副作用,讓人肥腫難分,水鈉潴留,免疫力下降,恢復緩慢.在進行醫生定出的治療方案下,可以配合科學的飲食方法,可以有效的輔助治療面癱.可選擇如下食療方法: 1,防風粥:防風10—15克,蔥白口莖,粳米30—60克,前兩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成稀粥,溫服.該方可祛風解表散寒,適用于風寒襲絡引起的面癱,肌體肌肉酸楚等. 2,薄荷糖: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將白糖放入鍋內,加水少許,文火煉稠,后加入薄荷粉,調勺,再繼續煉于不粘手時,即成該方具有疏風清熱,辛涼解表的功效,對于突然口眼歪斜,眼瞼閉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癥有效. 3,川芎白芷水燉魚頭: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魚頭500克,蔥,胡椒,姜,鹽適量.武火燒沸,再以文火燉半小時,分早,晚食魚喝湯.該方祛風散寒,活血通絡,適用于外感風邪引起的面癱. 4,姜糖蘇葉飲:紫蘇葉3—6克,生姜3克,紅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鐘.該方具有流風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適用于外感風邪引起的諸癥. 5,大棗粥:大棗3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煮至熟爛成粥,該方補氣養血,適用于氣虛弱之口眼歪斜,氣短乏力者. 6,參枸蓮蓉湯:白人參,枸杞子,葡萄干各2克,蓮子肉,山藥各2克,肉蓮蓉,火麻仁各12克,橘紅3克,大棗,胡桃肉各2枚,煎湯取藥汁服,口服2—3次.該方有補中益氣,兼滋養肝腎之陰的功效. 7,生地蝎子湯:以生地黃20克,枸杞子10克,全蝎3至5只,天麻10克,豬肉100克及陳皮,生姜適量煲湯.其中全蝎為治風要藥和著名的昆蟲食品,與各藥食料相配,能滋養陰血,祛風通絡,適合中期和恢復期病人尤其是素來肝腎陰虛,伴頭暈耳鳴肢麻,外風,內風兼見者飲用.而孕婦慎用. 8,參芪烏雞湯:備黨參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絲雞四分之一只除去皮脂,生姜2片,煲湯飲食.該湯可以補虛扶正,祛痰糾偏,適宜恢復期氣血較弱的患者使用.另外,當癥狀穩步改善后,病人尚可咀嚼口香糖(香口膠),雙側均可,而以患側為主.通過主動鍛煉相關筋肉,促進功能恢復.
2016-01-24 12: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