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血循環中存在抗血小板抗體,使血小板破壞過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細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二者發病機理及表現有顯著不同.一,一般治療:急性型及重癥者應住院治療.二,腎上腺皮質激素.急,慢性型出血較重者,應首選腎上腺皮質激素.三,脾切除:脾切除是有效療法之一.四,免疫抑制劑.五,免疫球蛋白.六,達那唑.七,輸注血小板.八,血漿置換.九,促血小板生成藥.十,中醫中藥.
2016-01-24 05: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微血管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表現為皮膚瘀點,多出現于下肢關節周圍及臀部,呈對稱分布,分批出現,大小不等,顏色深淺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數日內逐漸消退,但可反復發作,病人可能會有胃腸道癥狀。過敏性紫癜的病因有感染、食物過敏、藥物過敏、花粉、昆蟲咬傷等所致的過敏等,但過敏原因往往難以確定,兒童及青少年較多見。治療時應盡可能找出過敏原因并加以避免,可使用增加毛細血管致密性、降低通透性的藥物,中西藥物結合有較好療效,中醫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扶正止血、增強免疫力為治療原則。中藥主要有黨參、黃芪、白茅根、白芍、阿膠、生地、玄參等;西藥則采用安絡血、蘆丁、維生素C等。還可根據病情采用抗組胺藥物如苯海拉明、異丙嗪、安其敏、撲爾敏等。除非病情較重或有特殊情況外,一般不要采用糖皮質激素,特別對于兒童更應慎重,盡量不用或在十分必要時少用激素,以免帶來副作用或造成激素依賴。
2016-01-24 04: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其特點是血小板顯著減少,伴有皮膚粘膜紫癜,嚴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齦滲血,婦女月經量過多或嚴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癥狀,并發顱內出血是本病的致死病因.過敏性紫癜的特點是四肢肌膚散布斑點或波及全身,重癥患者伴關節疼痛或腹痛,便血,吐血,崩潰等,嚴重者可發展為紫癜性腎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免疫性綜合病征,是常見的出血性疾病.
2016-01-24 00: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治愈后可以生孩子。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的太多了,例如骨髓生成血小板不足、血液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酗酒、巨幼細胞貧血、某些骨髓疾病等,所以要先檢查清楚病因,才可以對因治療。
2016-01-23 18: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婦女在懷孕期間如果血小板減少,不僅分娩時可能會出血不止,影響健康和生命,而且對于胎兒和新生兒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患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準媽媽,體內可產生“抗血小板抗體”,這種抗體能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使胎兒的血小板遭受破壞,導致胎兒顱內出血等嚴重后果。這抗體又能經乳汁進入寶寶體內,使寶寶產生出血傾向。此病的流產率為10%—30%,近年來由于治療手段的提高其流產率大幅下降,血小板減孕婦分娩出血率約5%—8%,出血病死率約1%。血小板減少會對母嬰帶來較大危險,由于血小板少,孕婦有出血傾向,妊娠期易發生流產、胎盤早期剝離、胎死宮內,分娩時易造成產道損傷出血及血腫形成。產后出血率高于正常妊娠的5倍,嚴重者可發生顱內出血而死亡。因此血小板減少患者盡量避免懷孕。
2016-01-23 17: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