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高血壓的中藥
我是一名外企職員。發現高血壓5年,最高血壓180/120mmHg,就診時正在服用復方降壓片2片,一天三次;血壓忽高忽低,在160-150/100-90mmHg范圍;心臟超聲示左心室肥厚:室間隔(IVS)及后壁(PW)均為13mm,空腹血糖6.3mmol/L,尿常規蛋白(+),吸煙20年,20支/日。都說中藥治療高血壓,請問有哪些?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占娟 主治醫師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風濕免疫科
-
患者你好,羅布麻的味道淡澀,能平肝降血壓,并有清熱利尿的作用。它對與陰陽上亢、肝熱性高血壓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在中藥治療高血壓的藥方中,其乃常見藥物。杜仲性味甘溫,能夠補肝腎、強身筋骨并有安胎降壓的功效,因此,對于有高血壓的孕婦來說也可服用。一般情況下,將杜仲與石決明、夏枯草、白芍等煎煮有降血壓的功效。將開花前臭梧桐的葉摘下,稍煮一會將其湯水喝掉可降血壓。建議你到公立醫院確診后再針對性治療。
2018-11-21 13:21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首推山藥排骨湯,開胃,降三高,補鈣等.身體棒了就可以增加運動,多運動了三高進一步下降,良性循環.1.臭梧桐治高血壓:臭梧桐30g,地龍15g。加水煎服,早晚各1次。2.海帶絲治高血壓:海帶絲1小碗,草決明15g。將兩味同煎,吃海帶,喝湯,每日1次。3.蠶豆花治高血壓:蠶豆花30g,泡水代茶飲。
2016-01-23 20:0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應用降壓藥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需長期服藥。因此,宜選用降壓作用溫和、緩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壓藥(如氫氯噻嗪、利血平、復方降壓片等)作為基礎降壓藥,再按不同病期選用其他降壓藥物。中藥治療見效慢,但是適合中老年人長期的治療。
2016-01-23 17: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在目前已知的70多種具有降壓作用的中藥當中,天麻、鉤藤、菊花、羅布麻、羚羊角可有效改善眩暈;柴胡、龍膽草、夏枯草、蓮子心可緩解急躁易怒;獨活、杜仲、桑寄生、巴戟天、懷牛膝能明顯減輕腰膝酸軟;丹參、酸棗仁、五味子、柏子仁能改善心悸失眠;半夏、天竺黃、制南星、萊菔子可有效控制嘔吐痰涎……周教授建議,應優先選用這類既符合中醫隨證選藥原則,又符合中藥藥理研究結果的藥物。而對于那些經藥理研究證實具有升壓作用的中藥,如枳實、枳殼、青皮、西紅花、麻黃、白鮮皮、蓖麻子等,則最好不用。牛黃清腦膠囊吸收古代和現代的名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牛黃降壓丸的優點,成為抗高血壓、高熱驚厥的必用之藥。牛黃清腦膠囊以《內經》“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基本原理,重用清肝益腎之牛黃、玄參、麥門冬、地黃以降血壓。藥理研究證明牛黃對循環和呼吸系統有作用,原發性及腎性高血壓大鼠服用牛黃,有顯著而持久的降壓作用,同時牛黃對離體豚鼠心臟有興奮作用。牛黃抗高血壓作用機理是多方面的:一是血管擴張作用;二是抗腎上腺作用;三是對平滑肌收縮的影響。牛黃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驚厥有預防作用。清肝、益腎、養陰藥有玄參、石決明、磁石、葛根、代赭石、朱砂等,降血壓之功甚強。對于毒熱熾盛、邪氣入里,又有生石膏、大黃、生地黃、金銀花、連翹、生梔子、蒲公英等苦寒解毒、涼血清醒之品,助牛黃以退熱。主要配伍用于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引起的抽風、驚厥、昏厥諸癥,最終保護心腦肝腎。 牛黃清腦的療效特點首先在于治本,其藥理作用的目標是血管系統及與之相關臟器的靶細胞,已深入到細胞膜、線粒體直到染色體、基因等分子水平。其成分之一玄參不僅有降壓作用,還有解熱作用,抗血小板集聚作用,不僅能降血壓,而且改善心功能,阻止心腦血栓形成,解毒清熱,能夠實現對高血壓患者的整體調節目標。牛黃清腦治本在于調節整個機體,這種調節機制正是中醫理論獨具特色的優勢,是祖國醫學瑰寶中能體現出系統論的先進哲學思想典范。
2016-01-23 15: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您可以用菊花,枸杞和山楂泡水喝,代茶飲,可以軟化血管,長期堅持會有效果。不過高血壓嚴重的話最好還是要吃降壓藥,長期聯合應用是現在最主張的治療方法。
2016-01-23 05: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毅 主治醫師
浙江工業大學醫院
一級
內科
-
鉤藤,天麻,人參,地龍,五味子,山豬于,黃芩,黃連,黃柏,青蒿,羅布麻,野菊花,丹參,川貝母,黨參,黃其,白術,當歸,枸起,麥冬,熟地.
2016-01-23 00: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