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強直性脊柱炎去哪看
北京強直性脊柱炎去哪看左側髖部先疼現在麻木已有半年,右側膝關節疼痛疼幾天,右手關節疼過,和天氣有關系,脊柱也疼過,請問有什么比較好的分析和建議嗎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迫切得到一些有用的分析和建議,希望能夠找到。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強直性脊椎炎5種癥狀體癥1病人多為男性青壯年,百分之七十以上在15到30歲之間,40歲以后很少發病。2起病緩慢,早期癥狀不明顯,定位也不清楚。常感腰背痛,漸感腰部活動不靈活,晨起明顯,活動后好轉,久坐后活動又不靈活,癥狀日漸加重,并向上發展。3關節疼痛最先出現在骶骼關節,可先在一側,繼之對側發生,也可同時雙側發病。骶髂關節處有壓痛,骶髂關節試驗陽性。4脊椎以下腰痛,腰部僵硬活動不便為早期癥狀,逐漸發展至胸椎,如累及肋椎關節時,出現呼吸不暢,有束帶狀胸痛、咳嗽、噴嚏時脊椎劇痛。發展到頸椎時,頭部轉動不易,整個脊柱完全僵硬。由于屈肌較伸肌強,及患者喜蜷曲軀干之姿勢,脊柱呈圓形駝背畸形。5部分病人有單側或雙側髖關節痛,久之髖關節活動受限,呈屈曲強直。髖關節發病率約百分之三十八到百分之五十五。首先,應該注意防范風寒、潮濕,本病的成因,與風寒濕等外邪入侵有密切的關系,因此平時注意預防范風寒、潮濕等尤為重要,特別是在身體虛弱的時候。其次,當季節變化,氣候劇變的時候,要及時增減衣服;夏日酷暑或炎夏分娩,不可擋風而臥;居處潮濕或梅雨季節,晴天宜經常暴曬,以祛潮氣,天晴時更宜打開窗戶,以通風去濕等等。再者,保持精神愉快,疾病的發生于人的精神狀態有密切的關系,因此,七情內傷可直接致病,亦可以,由七情內傷引起人體陰陽失調、氣血虧損、抵抗力減弱,而易為外邪入侵。因此,避免情志過激或悶悶不樂、憂郁寡歡,保持精神愉快帶來身體健康,正氣內存,病安從來。
2016-01-23 11: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早期癥狀中有百分之3左右患者先從頸椎發病,其他都來自上升性擴展。少數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癥狀先有頸椎炎,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癥狀表現為頸椎痛,疼痛沿頸部向頭部,疼痛癥狀多數向下出現背部疼痛,頸部肌肉開始時痙攣,以后萎縮進一步發展至頸、胸椎后凸畸形,頭部活動明顯受限,固定于前屈位,不能上仰、側彎或轉動,嚴重時頸椎活動功能消失,只能看見腳下地面。患者早晨起床時,或在久臥的情況下,或在久坐起立時背部僵硬不適,嚴重者背部僵硬伴有疼痛癥狀。這些都是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癥狀。晨僵或疼痛癥狀一般發生在背部,也可以發生在骶髂關節部位。腰骶關節疼痛是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癥狀診斷的一大依據,常為隱漸性疼痛。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癥狀除晨僵、骶髂關節疼痛以外,還會出現腰椎疼痛,腰椎活動功能受限,腰椎疼痛癥狀上下移動,有的呈現下行性,是強直性脊柱炎早期癥狀特點。強直性脊柱炎根據病情發展的不同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不同時期應選擇相應的運動,避免加重脊柱損害。1、急性期:急性期強直性脊椎炎患者應注意局部休息,不做運動,以減少發炎部位的活動,如果背部疼痛又需要站立行走時,可使暫時使用護腰,并結合適當的藥物治療。2、亞急性期:亞急性期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開始減輕,可開始進行增加關節活動范圍的運動與肌力鍛煉的運動。慢慢屈曲與伸展關節,每個動作維持十至二十秒,力度以不使疼痛增加為原則,也可做等長收縮式運動,慢慢收縮肌肉,在關節另一側施以阻力,肌肉在收縮之后更能夠放松,可改善僵硬。3、慢性期:慢性期強直性脊椎炎患者在進行關節活動范圍與肌力鍛煉運動的同時,還應開始做些增強心肺耐力的鍛煉與休閑活動,如果關節活動范圍實在太差,可以適度由他人幫忙做關節活動,但切記要慢且不要引起疼痛。
2016-01-23 01: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強直性脊柱炎可以手術治療嗎? -
Q: 強直性脊椎炎有哪些典型癥狀? -
Q: 如何有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
Q: 如何有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
Q: 反應性關節炎與強直性脊柱炎有何區別? -
Q: 強直性脊柱炎是怎樣一種疾病? -
Q: 強直性脊柱炎的病理表現有哪些? -
Q: 強直性脊柱炎的患病原因有哪些? -
Q: 強直性脊柱炎能否不進行藥物治療? -
Q: 強直性脊柱炎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