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直腸癌也好,既然患此類疾病就要終生定期復查,以及早發現可能存在的復查或轉移性病灶,以便即使處理,直腸癌為腺癌,腺癌的常見轉移器官為肝臟,骨骼,肺臟等,建議您平日注意有無厭食,惡心,嘔吐,咳嗽,咯血,無明顯原因的骨骼疼痛等,建議每6月復查一次.
2016-01-22 13: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原則上講直腸癌術后患者恢復良好后,應定期復查腸鏡,以便觀察有沒有局部的復發,及時對癥治療.
2016-01-22 02: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一)手術治療分根治性和姑息性兩種.1.根治性手術手術固然能切除癌腫,但還有殘癌,或區域淋巴結轉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復發轉移幾率非常高.手術方式根據癌腫在直腸的位置而定.直腸壁內有粘膜下淋巴叢和肌間淋巴叢兩個系統,癌細胞在腸壁內淋巴系統的轉移不多見.一旦癌細胞穿透腸壁,就向腸壁外淋巴系統擴散.一般首先累及癌腫同一水平或稍高處的腸旁淋巴結,然后向上逐漸累及與痔上動脈伴行的中間淋巴結群,終至腸系膜下動脈旁淋巴結群.上述向上方的淋巴轉移是直腸癌最常見的轉移方式.如癌腫位于直腸下段,癌細胞也可以橫向沿肛提肌和盆壁筋膜面的淋巴管侵及閉孔淋巴結,或沿痔中動脈流至髂內淋巴結.有時癌細胞也可以向下穿過肛提肌,沿痔下動脈引流至坐骨直腸窩內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由于直腸上段癌的淋巴轉移方向幾乎均向上,手術切除癌腫鄰近和在此平面以上的淋巴組織,即可達到根治目的,手術有保留肛括約肌的可能.直腸下段癌的淋巴轉移雖主要也是向上,但同時尚有橫向轉移至髂內淋巴結和閉孔淋巴結的可能,根治性手術需包括直腸肛管周圍組織和肛提肌,故無法保留肛括約肌.
2016-01-22 00: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手術治療分根治性和姑息性兩種. 1.根治性手術手術固然能切除癌腫,但還有殘癌,或區域淋巴結轉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復發轉移幾率非常高.手術方式根據癌腫在直腸的位置而定.直腸壁內有粘膜下淋巴叢和肌間淋巴叢兩個系統,癌細胞在腸壁內淋巴系統的轉移不多見.一旦癌細胞穿透腸壁,就向腸壁外淋巴系統擴散.一般首先累及癌腫同一水平或稍高處的腸旁淋巴結,然后向上逐漸累及與痔上動脈伴行的中間淋巴結群,終至腸系膜下動脈旁淋巴結群.上述向上方的淋巴轉移是直腸癌最常見的轉移方式.如癌腫位于直腸下段,癌細胞也可以橫向沿肛提肌和盆壁筋膜面的淋巴管侵及閉孔淋巴結,或沿痔中動脈流至髂內淋巴結.有時癌細胞也可以向下穿過肛提肌,沿痔下動脈引流至坐骨直腸窩內淋巴結,腹股溝淋巴結,由于直腸上段癌的淋巴轉移方向幾乎均向上,手術切除癌腫鄰近和在此平面以上的淋巴組織,即可達到根治目的,手術有保留肛括約肌的可能.直腸下段癌的淋巴轉移雖主要也是向上,但同時尚有橫向轉移至髂內淋巴結和閉孔淋巴結的可能,根治性手術需包括直腸肛管周圍組織和肛提肌,故無法保留肛括約肌. (1)經腹會陰聯合切除(miles手術):適用于距肛緣不足7cm的直腸下段癌,切除范圍包括乙狀結腸及其系膜,直腸,肛管,肛提肌,坐骨直腸窩內組織和肛門周圍皮膚,血管在腸系膜下動脈根部或結腸左動脈分出處下方結扎切斷,清掃相應的動脈旁淋巴結.腹部作永久性結腸造口(人工肛門),會陰部傷口一期縫合或用紗布填塞.此手術切除徹底,治愈率高 (2)經腹低位切除和腹膜外一期吻合術,也稱直腸癌前側切除術(dixon手術),適用距肛緣12cm以上的直腸上段癌,在腹腔內切除乙狀結腸和直腸大部,游離腹膜反折部下方的直腸,在腹膜外吻合乙狀結腸和直腸切端.此手術的損傷性小,且能保留原有肛門,較為理想.若癌腫體積較大,并已浸潤周圍組織,則不宜采用. (3)保留肛括約肌的直腸癌切除術:適用于距肛緣7~11cm的早期直腸癌.如癌腫較大,分化程度差,或向上的主要淋巴管已被癌細胞梗塞而有橫向淋巴管轉移時,這一手術方式切除不徹底,仍以經腹會陰聯合切除為好.現用的保留肛括約肌直腸癌切除術有借吻合器進行吻合,經腹低位切除-經肛門外翻吻合,經腹游離-經肛門拖出切除吻合,以及經腹經骶切除等方式,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2016-01-21 23: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