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護理辦法有哪些?
病情描述:我一直有膝關節炎,前幾天疼痛的厲害,就去醫院做了膝關節置換手術。現在置換過后還會有痛的感覺,想找一些護理辦法幫助康復。我想問問,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護理辦法有哪些?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慶榮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您好,膝關節置換術后應避免劇烈運動,4到6周內不做主動下蹲的動作,行走時應慢步慢行,不可急停或突然旋轉;要減少膝關節的磨損,防止摔倒,建議患者選擇合適的手仗或推車,盡量延長,置換后的膝關節的壽命。患者應加強營養,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鈣,鐵豐富的食物,增強自身免疫力,適當控制體重,以減少對膝關節的負重。
2018-11-21 10:5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寶寶的情況喂養不當常見,新生兒本身腸胃功能不完善,目前可注意喂養,少喂勤喂,喂完后可豎起輕拍后背,促進胃內空氣排除看看有無改善。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
2016-01-22 07:2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吃奶的嬰兒經常會有吐奶的現象,這是因為嬰兒的胃呈水車,胃的容量小,而嬰兒吃奶時又常常吸入空氣,因此吃奶后奶汁容易從胃的貢門倒流入口腔,造成吐奶。如何防止嬰兒吐奶呢?1、掌握好喂奶的時間間隔一般說來,乳汁在胃內排空時間約為2~3小時,所以每隔3小時左右喂1次奶比較合理。如果喂奶過于頻繁,上一餐吃進的乳汁還有部分存留在胃里,這必然影響下一餐的進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飽脹,以至吐奶。2.采用適宜的喂奶姿式有的媽媽喜歡躺著喂奶,采用這種面對面側臥哺乳的姿態式喂奶,嬰兒吐奶的可能性增大。如果媽媽抱起孩子喂奶,嬰兒吐奶的機會就會減少。因為懷抱的嬰兒身體傾斜,胃的下口便相應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于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因此,在進食等量乳汁的情況下,抱起孩子喂奶比躺著喂奶發生吐奶的機會要少。3.喂奶后不要急于放下孩子孩子完奶后,媽媽不應立即把他放回到床,而應豎直抱起,讓寶寶趴在媽媽肩頭,媽媽用手輕拍寶寶背部,讓那些隨吸切而吞入的空氣排出,即讓寶寶打嗝兒。氣體在胃中停留,占據一定的空隊是引起寶寶吐奶的重要因素,寶寶打完嗝兒,胃中氣體排空,再放下就不易吐奶。4.吃奶后不宜采取仰臥位通常情況下,嬰兒多采取仰臥位躺在床上。但吃奶后為防止吐,最好不要馬上置孩子仰臥位,應先右側無吐奶現象后再讓他仰臥。但是剛剛出生的嬰兒吃的少,可能一會就會餓,建議少量多餐,還要給寶寶多喝水哦!祝寶寶健康!
2016-01-22 07: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對于這個情況是屬于正常,由于孩子賁門部位松弛所以說可以出現這個情況,因此主要就是正確喂奶姿勢,然后注意喂奶后適當給孩子拍背促進胃里的奶汁排空。而且必須注意觀察孩子精神情況,這個有助于判斷其他疾病。
2016-01-21 18: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的胃呈水平位,胃底平直,內容物容易溢出。站立行走后,膈肌下降及重力的作用,才逐漸轉為垂直位。另外,嬰兒胃容量較小,胃壁肌肉和神經發育尚未成熟,肌張力較低,這些均易造成溢奶。·嬰兒胃的賁門(近食管處)括約肌發育不如幽門(近十二指腸處)完善,使胃的出口緊而入口松,平臥時胃的內容物容易返流入食管而溢奶。·喂養方法不當,嬰兒吃奶過多,母親乳頭內陷,或吸空奶瓶、奶頭內沒有充滿乳汁等,均會使寶寶吞入大量空氣而發生溢奶。·喂奶后體位頻繁改變也容易引起溢奶。溢奶是完全可以預防的。·人工喂養,奶嘴的開孔大小要合適,奶嘴必須充滿乳汁。·如果母親乳頭內陷,在孕期就應加以矯正。·喂奶后應將小寶寶輕輕抱起,頭靠在母親肩上,輕拍寶寶背部,使胃內空氣得以排出。·若溢奶是賁門松弛、閉鎖功能不全所致,喂奶后應豎直抱起一二小時,再放到床上,頭部略抬高。隨著胃賁門部的肌肉發育完善,溢奶癥狀會逐漸減輕。
2016-01-21 17: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可能是消化功能不好,必要時檢查鋇餐排除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2016-01-21 16:47
-